农企“触网”产业化加速

01.04.2015  13:02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长足发展,使得农业更高效、农民增收更快速,在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领下,产业化经营的优势效应与日俱增。如今,“互联网+”时代扑面而来,不仅有互联网企业巨头掀起的跨界风,更有不少农业企业不甘落后,他们敏锐地嗅到了互联网所带来的发展商机,开始在“互联网+农业”的新领域内谋局布阵,将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销售等环节,对提升我国现代农业整体实力做着努力。 

   当农业产业化遇上互联网  

  有人用互联网术语这样描述中国农业,即依靠个人体力劳动的1.0经营模式,以承包流转大土地、运用大机械的农场、园区等为代表的2.0模式崛起;而以高度自动化、机械化精确生产为代表的3.0模式,和融合互联网的高度智能化的4.0模式,我们仍然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4.0模式在农业中的运用,还只是刚刚开始。

  我们该如何理解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在农业中的渗透?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推进,互联网将如何助力产业化释放更大的活力?农业企业在其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互联网开启农业4.0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长期以来,1.0模式的小农体制已经在制约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是现行生产力的基本,是一种依靠个人体力劳动的1.0经营模式,它的一个弊端就是农业流通体系欠发达。

  可以说,1.0模式从客观上抑制了农业产业链的效率,农业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等产业环节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松散,大大降低了农业流通效率,农民增收就显得滞缓。于是,国家开始大力倡导农业产业化,以改变落后的发展模式。

  怎样发展现代农业,如何激发出新的农业活力?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深入推进,农业必须借助农业产业化的手段和互联网的思维,通过跨界融合,实现从农业1.0、2.0模式到农业3.0、4.0模式的转变。

   农业企业家要有互联网思维  

  近年来,作为互联网范畴内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让不少地方的种养业发生了巨大转变。大棚果蔬实现自动滴灌、牛羊饲喂自动投料、大田作物管护数据实时传输,特别是借助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完善,农产品生产从种养、管护、收获、加工到销售、物流等环节,实现了数据化传输、信息化管理。

  分析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由于互联网的强力渗透,农业产业化链条上的经营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均已发生本质变化。

  从经营者来看,站在田间“运筹帷幄”的将是更多具有互联网思维、掌握网络技术的农业企业家和新型职业农民。他们以公司等为经营载体,深谙农业产业化思路,具备现代农业经营理念。

  从劳动工具来看,运行于田土之上的除了有形的农业机械外,还有将这些机械和自动化设备串联起来的无形的物联网技术。

  就劳动对象而言,当前零散的土地已不适应互联网农业生产的要求,必须要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这样才能体现互联网技术的全覆盖、无缝渗透、高效互联的优势,从而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

   互联网牵引农业产业化“高铁  

  如果将农业产业化比作一列“高铁”,它将种养、管护、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有机地串联起来。而要使这辆“高铁”跑得更快更高效,就离不开由互联网技术支撑的高速通道。要确保这些高速通道的顺畅,既需要来自政府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融入。

  近年来,政府已把互联网当成解决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各级有关支农惠农的政策文件中,都突出了互联网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从农产品生产到培育龙头企业,从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到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无不依赖于农业互联网的发展。而在网络巨头企业的推动下,电商领域的表现最为抢眼。“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体系逐渐成型,阿里巴巴、京东等借“电商下乡”在乡村建立运营体系,激活农村电商生态体系。

  可以说,电商领域的先行,让农产品产地和终端消费实现了点对点的“直连”。众多农企甚至是产地农民大量创建网店,消费者网购新鲜而纯正的农产品不再是件难事。

  记者去新疆农村采访,这里虽距内地遥远,可他们照样将枣、葡萄干、巴旦木等干果“”到了全国。当地家家户户都种有果木,于是就形成了父母负责生产、子女负责电商运营的格局,不少加工企业更是将这些产业村和“人才”招致麾下,利用互联网模式和电商销售渠道,将地方农产品做出了更大规模的产业效应。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意识到“互联网+”时代势不可挡的同时,如何将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充分融入到农业中去,实现农业产业化运营模式的升级换代。这其中,企业界应该会有更好的“表现”。 (融联 本报记者 买天) 

 

  山西农产品互联网销售势头猛,农企等经营主体企盼—— 

   政策和资金支持还需给力  

  前不久,山西太原市的小曹想要购买一批新鲜小米作为公司活动的礼品,他知道沁县的有机小米很出名,打电话询问了一家合作社,1斤小米加上运输费需要50元,包装下来得60元左右,还得第二天才能到货。时间仓促,小曹试着用微信联系了太原市的一家小米销售微店,一斤不到20元,而且当天能送货上门,小曹随即下了单。

  同样的小米,但悬殊的价格让小曹感到有些离谱。沁县有机小米合作社的人解释,物流成本还有另外的包装都需要找别人来做,这些费用累加到了销售中。而对于当地的销售商,并不需要考虑这些线下成本。

   销售破局需借助互联网渠道  

  无论是从种植面积还是品牌塑造上,倾全县之力打造的沁州黄小米在全国市场上声名远扬。小米产量扩大的下一个问题就是产品销售渠道的营建。

  “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电子商务是农产品销售的未来趋势,但不少农业企业并不具备开辟这一平台的实力,保留实体店的同时只能寻求与专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沁州黄小米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侯敏说。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农业企业的选择,也渗透到了其他经营主体和农民个体身上。于是,开网店、微店成了趋势。但小曹的经历侧面回答了市场对他们的选择倾向。

  对于种养大户等主体而言,其经营规模相对小而散,线上一般只能销售存放期长的农产品,对于鲜活的农产品来说不具备物流技术和成本;对农业企业来说,想上电子商务但投资巨大;对农民而言,既要种养还要线上线下销售,就更不现实了。

  20元的小米成本,却要30多元的物流费用,这也是农业经营者绕不过去的坎儿。对于像小曹这样的广大消费者来说,只能退而求其次,心想着品牌却尝不到味道。

   从够得着的互联网技术入手  

  面对互联网的诱惑,临猗县果农吴忠定也曾有些冲动,想通过网上卖自己的苹果,但仔细分析后还是放弃了,“且不说花费的时间和资金,如果路上苹果烂了,顾客不接受,我可就鸡飞蛋打了啊!

  但吴忠定并没有就这样跟互联网说“拜拜”,而是把6亩果园打造成了现代化的技术果园,种植环节采用标准化生产,在果园里铺设物联网,及时将信息传送到果业中心,果商通过物联网就能看到苹果的长势。“早在苹果落果之前,青岛的果商就陆续下单订购我的苹果。”吴忠定说。

  “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宣传品牌,但在电子商务方面实力不强、技术不专,这背后是资金、技术、专业知识还有物流成本的问题。”侯敏说,对于实力弱的企业和广大农户来说,选择够得着的互联网技术不是没有可能,运用物联网等技术同样可以与互联网接轨。

  2010年山西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仅为510亿元,而2014年突破1250亿元。这背后既是山西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的必然结果,也是山西“农网互动、农电对接”的努力成果。

   顶层设计和政府扶持要跟上  

  2014年,“农产品电子商务山西行”被列为该省的一件大事来抓,200多个农业企业、合作社在全省各地展开推介,搭建企业、合作社与电子商务的对接平台。

  2011年成立的贡天下土特产电商网,主营土特产品在线销售、配送,搭建“农电对接”渠道,扩大山西农副产品市场占有率。7天卖出400亩忻州糯玉米、1天接到1200件运城芦笋预售订单……贡天下土特产电商网2014年销售收入达2.28亿元。

  贡天下公司总经理李向峰说,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不仅拥有固定的客户流量,多元的订单和后续跟进服务,还可以提供大数据分析和客服反馈数据,反过来可以精准指导生产,倒逼农产品包装、生产进行重新设计定位和改进。

  早在2013年,晋中市投资260万元在淘宝网上开设了“晋中馆”,这是晋中市政府层面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创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一次尝试。截至去年底,网上销售40.6万单,销售总额1573万元。

  政府引导、搭建这样的平台和环境也是“农电对接”的助推力。晋农集团总经理霍振华说:“电商与农产品的对接需要政府制定市场准入标准,而资金、物流等环节也需要政府扶持。

  从山西的实践看,“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虽有困难,但也在摸索中步入了正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电商企业的合作就是很好的开端,在未来发展中,除了逐渐引入互联网技术外,还需要政府在政策设计、资金投入等方面的统筹支持。 (本报记者 马玉) 

  

  

  福建茶企推线上线下融合,改变营销模式—— 

   实体店下“闻香”互联网上“下单  

  “对传统茶企而言,2014年是一个转折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福建八马茶业公司董事长王文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方面,政府限制“三公”经费后,采购量大幅减少,茶叶价格急速下滑;另一方面,受电商冲击,以实体店为中心的茶叶零售模式遭遇挑战,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渗透,对茶企的传统生产和营销模式正产生巨大影响。

   茶企应及早介入互联网  

  虽然目前还没有很准确的数据,但在过去的2014年,一大批茶叶店关门倒闭。来势汹汹的“关店潮”给传统茶企传递着清晰的信号,不论接不接受,网络时代已迎面扑来。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涉茶人员90万,茶业总产值超100亿元,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2/3。如何适应、引导产业走势,确保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直是安溪茶业思考的问题。

  “在这一轮‘关店潮’到来之前,我们就有了准确预判。”王文礼说。

  “早应对就主动,迟应对就被动。”八马公司副总经理林荣溪说,目前,传统产业都或多或少地被互联网改变,“互联网+”里蕴藏巨大商机。

  在实体店“关店潮”来临之前,八马根据互联网经济特点,从茶叶基地管控、生产线管理、线上线下互动销售等环节制定一系列应对之策。

   构建互联网可追溯体系  

  “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为茶企在种植、加工环节建立可追溯体系制度奠定了基础。”林荣溪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质量安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从2003年开始,八马引进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从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严格监控茶叶质量,初步建立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

  就公司管理而言,在茶园基地,将茶园分片区,保证公司的茶叶100%来自事先确定的茶园,将负责人、除草、深翻、施肥、沟施等信息详细记录,保证农残和各方面指标都符合我国和相关进口国的标准;在加工环节,也对每批的原料进行编号、标识,保证每一批产品都能够清楚地显示它的原料来源;在检测环节,每批产品至少经过五道农残检测(茶园鲜叶检测、进厂原料检测、成品自行检测、CIQ对成品的检测、客户对成品的检测),以倒查基地、加工等环节的检验可追溯体系是否有效地运行。

  通过可追溯体系,消费者用手机扫描赛珍珠等“八马”系列产品条码,可以清楚地知道购买的产品来自哪块茶园、是哪个季节的茶、基地管理者、加工负责人等具体信息,确保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茶企电商迎来曙光  

  互联网以其成本低、覆盖面广、使用方便等优势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拓展电商、微信、电视购物等新营销渠道,促进线上线下深度互动,成为“八马”销售的新模式。

  在线上销售上,“八马”在天猫、京东、亚马逊等均已设店,近三年来每年以200%多的速度增长。在去年“双11”的购物节,“八马”电商当日销售近千万元。去年10月份,八马更是尝试在中国最大的电视购物平台东方CJ销售铁观音,受到了华东地区消费者欢迎,三个时间段销售就超过万斤。

  在自媒体营销上,“八马”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2014年8月12日,由八马品牌团队在官方微信推出的《资深茶友告白:千万别喝茶了,我是认真的》茶文化公益文章,刚推出5.5个小时阅读量就达到100000+,总转发超千万次。后来八马陆续推出《如果茶叶也有朋友圈》、《上下五千年最任性的居然是茶》等优秀文章,有力地促进了产品销售。

  线上的成功运作,提升了“八马”品牌知名度,带动了线下实体店的扩张。2004年新增实体店超100家,实体店总数超千家,遍布全国各主要一线城市。每家店的装修风格、服务标准等均一致,便于消费者在进店时,始终享受到一样的服务、一样的品饮体验,弥补网络销售渠道产品体验的劣势,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互补。

  良好的品牌优势,成功的线上线下互动,打破了传统茶企电商难做的魔咒。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4年,八马出口乌龙茶3000吨,占安溪县总出口的60%以上,引领铁观音茶产业逆势前行。 (本报记者 蔡茂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