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应防范四种烧菌
烧菌是食用菌生产中很令人伤脑筋的问题之一,会引发诸如幼菇死亡、出菇困难甚至不出菇等问题。烧菌在夏秋季节发生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但在调研中发现,冬季更是烧菌发生的季节,这似乎有悖常理,但现实就是如此。综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食用菌的生物特性,笔者分析冬季烧菌一般可分为四种情况,其症状表现和发生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如下:
一、症状表现和发生原因 (一)严重烧菌。表现为基料全部发黑或变成黑褐色,其中连所播种的菌块亦变黑或变褐,发菌棚内有一股浓重的潮霉味,只要不清除菌袋,即使强制通风,该霉味仍然极浓。其发生原因是菌袋堆积过多,密不透风,失于管理,食用菌的菌丝生长时所产生的生物热在袋内积聚不能散发,达到或超过42℃时即形成烧菌现象。这种烧菌是最为严重的,发生过烧菌的基料,即使再重新播入菌种,食用菌的菌丝也不能生长。(二)中度烧菌。发生原因同上,但程度减轻,从表面看,菌袋多无异常,只是重量严重减轻,横向切开菌袋即可发现,菌柱周边1~2厘米厚度为正常白色菌丝,形成一个明显的白圈,圈内基料含水率较低,菌丝稀疏、发暗,基料较酥、松、散。这种烧菌一般是经过了38℃左右的高温,出菇表现为难以现蕾、幼蕾死亡等。(三)轻度烧菌。菌袋表面无任何异常,重量与正常菌袋基本持平略偏低,横向切开观察,仅在菌柱内心直径约5厘米左右有松散现象。出菇表现为现蕾偏迟,蕾量偏少,死蕾量较正常偏高,第二潮菇迟迟难以发生,即表现为转潮慢。菇农多认为是菌种问题或者是病害,其实不然,是由于烧菌后造成菌丝活力差、抗性差,第二潮菇出后很可能会有病菌趁虚而入形成浸染,尽管后期表现为浸染性病害,但其诱因却是烧菌。在低温季节菌袋内温度一旦达到35℃,即可发生该现象,但却极易被忽视。(四)出菇期烧菌。这种情况只在菌墙式栽培或菌畦栽培时出现,原本正常完成发菌的菌袋,进行覆土后菌丝继续营养生长并产生相应热量,在覆土层热量得不到散发而形成积聚,较高的热量促使菌丝加快生理成熟,表现为现蕾早、出菇齐,但菌盖偏薄,子实体较正常偏轻,然后第二潮菇很难发生,或者零星发生,并出现幼菇死亡、菌盖变黄、变褐等症状。
二、应对措施 (一)码堆发菌。为使菌袋内温度拜高,可将菌袋码4~5层,5℃以下时还应覆盖塑料薄膜、保温被之类,但在播种3天后,应每天不少于2次、间隔10小时左右检查一次菌袋内温度情况,尤其播种7天后,气温变化较快,一旦达到30℃,即应迅速撤掉覆盖物,并按“上下换位”的模式进行倒垛,待菌袋内温度下降到15℃以下时重新覆盖,重复管理操作。(二)三层发菌。不急于发菌和出菇时,可码放3层进行常温发菌,菌袋上不覆盖任何保温材料。在1~2月,一般不会发生烧菌现象。该法发菌需时间较长,适合预备发菌、春季出菇的生产。由于低温发菌速度较慢、菌丝粗壮,故该法尤其适于爆发出菇的菌丝后熟培养。(三)立体栽培出菇。菌墙(畦)出菇是1980年末研究并推广的,技术寿命约10年时间,近几年已被淘汰,其原因就是出菇期烧菌,建议生产中使用立体栽培方式,并结合爆发出菇技术进行管理。如有的菇农将爆发出菇的废菌袋继续管理出菇,也可进行菌墙或菌畦的覆土出菇,这样便不易发生菇期烧菌问题。(四)烧菌现象多发生于生料或发酵料栽培,但这并不是说仅在生料或发酵料栽培上发生,熟料栽培使用大规格塑料袋或菌袋码放,密度较大时同样也可发生,如使用宽28厘米的塑料袋进行熟料栽培鸡腿菇,也会大量发生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