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鱼塘防寒预防措施

15.01.2016  09:26

  搞好冬季防御让鱼类安全过冬 

  低温寒冷的冬季,养鱼池塘常因水面结冰过厚,导致鱼类被冻死、饿死或闷死。搞好冬季寒害防御,使鱼类安全过冬,可为鱼类冬壮生长、明春放养和提早上市打好基础,使养鱼效益极大提高。多年实践证明,防御鱼类寒害主要有如下几项措施:

  深水防寒害 

  选择背风向阳、水深2米以上的池塘,可使鱼类安全越冬。同时越冬池水不能长期处于静止状态,通常每20天~30天调换部分池水,每次换去总池水的1/4~1/5,以防止池水污染。有条件的还可利用温泉水、地下深井水等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越冬。

  墙洞防寒害 

  通过设置防寒挡风墙、避寒洞预防寒害。具体方法是在养鱼池塘的北面用稻草或泥土筑成高2米以上的挡风屏障,东西两面筑成向南斜的土墙成畚箕形,以减少北风袭击。池塘四周要筑排水沟,防止池外积水流入池内而降低池水温度。北面挡风墙墙壁离池底40厘米处可挖1个~2个深2米、直径0.8米的避寒洞,洞壁可用砖砌或埋陶瓷管,在寒潮侵袭时鱼类可躲入避寒洞避寒。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防寒,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大棚防寒害 

  在设置挡风墙、防寒洞的基础上,搭建塑料薄膜防寒大棚效果更好。方法是在池塘上用竹料或木料沿池塘边搭一“”字形顶棚,从地面到棚顶的距离约为2.5米,上盖两层塑料薄膜,与池边连接成一密封罩,周围可用泥土将薄膜密封。越冬池塘面积一般40平方米~100平方米,水深2米以上,水泥池、土池均可,放养密度可随水温、水质和水量而定,一般每立方米水体可放亲鱼15尾~25尾,或10厘米以下鱼种300尾;条件较好的池塘,每立方米水体可放亲鱼30尾~40尾,鱼种400尾~500尾;流水池可参考流水养殖的高密度放养量,能使池水溶氧维持在2毫克/升为宜。晚上或阴雨天可用厚草帘等覆盖以保持棚内温度,晴天则应掀开草帘等遮盖物,利用太阳能增温。水温过高时,应通风换气,加注部分新水。

  加温防寒害 

  ①蒸汽加温:在越冬池旁架火炉,用铁锅把水煮沸,使蒸汽从锅盖上特制的竹筒通过连接的胶管进入越冬池内,提高池水温度。

  ②红外线灯加温:在盖有塑料薄膜大棚的越冬池内,每35平方米水面装250瓦红外线灯泡1个,离水面30厘米,并在灯泡上方约60厘米处固定一块易吸水的厚纸皮或其他吸水材料,防止水蒸气在薄膜上凝聚成的水滴落在灯泡上,使灯泡炸裂或失火。当水温升到20℃时关灯。红外线灯热量大、增温快、用电少、安装简单,还有杀菌和防止鱼类发生水霉病等病害的作用。

  添料防寒害 

  越冬期不可忽视饵料的投喂,特别是高蛋白质精料的投喂。增喂含蛋白质高的精料可提高抗寒能力,防止越冬鱼类体质下降,配制时应注意营养搭配,尤其是氨基酸的平衡、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充足。一般鱼类越冬期间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宜在25%左右,罗非鱼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可低些在20%左右,但含能量应较高,可以细糠、麸皮、豆饼、麦芽等为主,并经常搭配投喂一些绿萍、鲜嫩菜叶。甲鱼主要是通过强化培育,提高其自身的抗逆能力。甲鱼越冬前后需要补充营养,首先应加强能量和蛋白质的补充。可将脂肪的含量提高到3%~5%,并尽可能地多投喂一些鲜活饲料,并有针对性地补充维生素和钙、磷等。冬季阳光不足易缺钙,为增加卵黄沉积需要更多的磷。甲鱼在越冬期间对大部分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胆碱等的需要量大于正常饲养期,所以应适量增加这些物质。所有鱼类投喂精料还要做到“三定”,即定质、定时、定量。

  增氧防寒害 

  若河面结冰过厚,冰下水体缺氧,可使鱼类窒息死亡。此时要立即扫雪、破冰,及时换水、开动增氧机械,定期施用微生物制剂等改善水质。特别是有的“老水”池塘的鲢、鳙鱼在缺氧的情况下还易患锚头鳋病等病害,所以在增氧的同时还要及时施放杀虫药剂有效防治,以实现寒害、病害同防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