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宜“量体而行”

22.07.2014  16:35

  新华网哈尔滨7月22日专电(记者张玥)入伏后,网上流传着“冬病夏治”的帖子,称“入伏30天时间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可排除身体中的寒气。”对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专家表示,中医上的确有“冬病夏治”的说法,但要搞清楚自身体质,宜“量体而行”,不可盲目治疗。

  根据中医传统观点,庚日与人体肺经相关,传统中医认为,入伏的第一天也是人体肺气与自然界最为相通的一天,皮肤的作用也加强了人体与自然界的沟通。

  “7月18日开始,已经正式进入三伏天,三伏贴、三伏灸等都是冬病夏治的一种形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尹艳说,简单地说,冬病夏治其实就是借助三伏天气温较高等条件来治疗一些冬季容易诱发的疾病,可以改善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从而预防这些疾病在冬天发作。

  尹艳介绍说,某些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鼻炎、咽炎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风湿、骨关节炎、颈椎及腰椎疾病、老百姓常说的“老寒腿”等,往往在冬天容易发作。而由于天气等原因,这些病在夏天一般不会发作,中医认为可以利用夏天天气等条件来预防或治疗这些疾病。

  尹艳告诉记者,她之前所接触的一个病例,就是60多岁的阳虚质患者,常年手脚冰凉,怕冷。就是利用“冬病夏治”的原理进行调理,三年后体质有了明显改善,手脚变得温暖,整个人都变得有精神了。

  专家提醒,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冬病夏治,按照中医的观点,需要根据人体体质辨证治疗,尤其现在成年人可能并不是单一体质,而是“兼夹体质”,也就是同时具有两种体质的特征和表现,最好到医院做体质辨识,再对症下药。冬病夏治所针对的多为虚寒性、寒湿性疾病,对于中医认为体质偏热或湿热性体质及体内火气较盛的人群,反而不适宜冬病夏治。以三伏贴为例,其中多为祛寒除湿、增强体质的药物,火气较旺者并不适合。(完)(编辑:李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