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农产品“线上”销售亟待助跑

28.04.2015  13:24

图为电商企业工作人员拍摄农产品准备上传至网店。记者李天池摄

  记者李天池

  从销售自找门路、到农超对接、再到政府职能部门组织“走出去”,冰城农民的农产品销路日渐广阔。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朋友圈”……“线上”销售这条路成为时下热点。日前,记者对冰城农民专业合作社“线上”销售情况进行了采访,发现虽有农民开始试水电商,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冰城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还需多方助力。

  电商新农人艰难前行拓阵地

  “从去年开始,我们感到产品在传统销售渠道出现下滑的趋势,所以在去年8月份我们在淘宝网等网站开设了网店,把我们生产的玉米糊放在网上销售。”哈市呼兰区一家米业企业的负责人曹兴光对记者说:“目前看效果还不错。”

  对于选择开网店,曹兴光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不跟紧,早晚都会被淘汰的。”

  他说:“我们玉米糊的传统销售渠道主要是销往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的大型批发市场和超市,每年的销售额在3千多万。从去年8月至今,我们网上的销售额在六七百万左右,已成为我们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曹光兴对记者说:“虽然我们的玉米糊产品‘线上’销售不错,但我们仍处于‘负盈利’状态,因为上线后如果不做好促销运营,产品很难卖出去。从上线销售到现在我已经‘烧’了20多万,主要是为了引流量,我们大手笔投入到电商的活动中,例如免费认领产品、包邮、在好的页面打广告等。因为深知‘线上’销售需要培育过程但前景非常好,所以我们才坚持下来,坚定不移地‘开拓’网上市场。”

  不仅是农民合作社在试水“网店”,一些本地“电商”也积极参与其中。黑龙江惠农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左晓冬说:“我们公司从2010年开始涉足农产品网上销售,现在已经与147个合作社合作,销售的产品包括大米、杂粮、菌类、豆油等。”

  “我们主要是帮助一些想在线上销售的合作社,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左晓冬进一步解释:“我们公司有自己的线上销售平台,农民合作社可以提供自己的农产品,我们帮助他们进行线上销售,从中赚取差额;此外,我们还会为农民合作社‘牵线搭桥’,让他们的产品在更有实力的电商那里销售,如苏宁生鲜、一号店等。”

  诸多瓶颈制约农民“触电”

  对于“线上”销售,采访中,记者发现哈市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是持观望态度,或是想而未动、或是“固步自封”坚守传统销售渠道。

  哈市龙遵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徐敬遵说:“我们合作社现在主要还是以进市场和机关食堂等传统的营销方式为主,我们也知道一些合作社在做‘线上’销售,但卖的都不好,而且非常不专业,所以我们打算先观望,以后再说。”

  哈市一家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现在销售的主要渠道在超市、批发市场,‘线上’销售应该很麻烦,我们也不太懂,而且传统销路量‘走’的也不错,干嘛非要上网卖货。”

  哈市农委绿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哈市一些销售绿色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做电商不成规模,不成气候,而且非常零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城市中已经泛滥的互联网思维、电商理念、微营销等概念,至今在农村还是新鲜事物,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至多知道淘宝店就是电商了,离真正的电商概念还有相当距离。黑龙江惠农信息技术服务公司的左晓东告诉记者,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淘宝开店,因为不懂如何推广、不了解市场信息等,一年什么都没卖出去。

  左晓东告诉记者:“电商不会‘一手钱一手货’的马上把钱付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因此对农民来讲资金回笼要有一定周期,农民对此非常不适应,非常怕钱货两空。为了能够让更多农民合作社加入到‘线上’销售中,我们公司都是先行垫付给农民,以此打消他们的顾虑。”

  此外,高昂的物流成本和电商人才短缺也成为了瓶颈。受条件所限,农村的物流成本往往较高,“邮费有时比商品价格还高”的现实,往往让农民不敢直视;而电商人才远离“农村”

  的现实,也让人唏嘘不已。

  农产品“上线”还需政府助力

  哈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曾燕南表示,在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的农村搞电商,政府的作为十分重要,政府除了重点扶持电商园区、企业招商外,对农民合作社这样的草根电商创业应重视起来,而电商软环境建设跟进不够,配套服务跟不上,农民合作社的电商经济就很脆弱。

  哈市政协委员刘清泉说:“政府职能部门应当通过电商把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打造统一品牌销售农产品,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帮助他们与基金风投牵线搭桥,为有前景的项目吸引资金。”

  同时,刘清泉对记者说:“目前哈市农民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还是初级原材料,它们的包装、规格往往比较简陋,而通过电商途径销售的‘网货’,需要精细的包装和加工,从农产品到加工产品再到‘网货’,是农产品价格提升的关键环节,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在此方面对农民进行培训,同时还应加快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另外,为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商务、农业等部门还应加大对农村电商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落实。”

  曾燕南建议,哈市政府部门可以将邮政作为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物流平台。“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包括通信、物流、包装加工等在内的产业链建设,大企业要引进,小的创业网店也要扶持。通过发展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扶持县域电商发展平台等举措,促进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他也建议,政府应出台扶持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等在内的多项政策举措,加大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关注。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