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应急能力获赞

07.12.2015  08:52

  黑龙江晨报讯 11月29日,哈尔滨市下起了小雪,城市披上了白色的戎装。可这场小雪只是来探路的,更大的雪还在后头。

  11月30下午两点,位于道里区买卖街的哈尔滨市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全员上班,这里正在召开城管、执法、气象、交管、物业等部门领导参加紧急会商会议。气象部门的雪情预报分析显示:受冷空气和南来暖湿气流的影响,12月1日—4日哈尔滨市将迎来一次明显的强降雪过程,降雪量较大,其中1日晚将有大到暴雪。经过会商后,哈尔滨市清雪办做出了按应对暴雪做好各项准备的应急决定。5分钟后,这个应急决定通过“清雪微信群”已经送到各区主管清雪的区长、城管局负责人,以及交通、物业管理部门负责人的手机上。和道里区一样,南岗区、香坊区、松北区也都动了起来,一场“雪仗”就要开始了。

  18时许,雪降落,机械和人员就开始清理了,忙而不乱,顺利有序。

   主干路分层清先保交通再求净

  12月1日,雪如期而至。哈尔滨市环卫办副主任王勇告诉记者,今年清雪的主要理念发生了变化,先保畅通,再要求干净。往年,每次下雪,哈尔滨市225条主干路是同时推进的。今年,根据《哈尔滨市2015年冬至2016年春清冰雪工作方案》,把主干街路又分AA级和AB级两个层次,把62条AA级重要快速干道作为优先清理的街路,这样先打通干道,有利于车辆的正常通行。重要干道畅通之后,主干路和背街背巷同时推进。

  在清雪一线工作多年的哈尔滨道里区城管局副局长张旭天告诉记者:“往年,每次下雪,所有的环卫工都出动,想尽快把雪清完,以便于打通交通,可是后果就是环卫工慢慢就干不动了,有前劲没后劲。”张旭天说,这场雪在组织上比较科学,环卫工分期分批上岗,避免体力透支不能保证持续作战。

   各部门齐参与相互配合

  应对这场雪,光靠环卫部门是不行的,之所以交通顺畅、市场生活有序,离不开各个部门的积极行动。

  气象部门随时响应,把气象信息发送到电力、航管、公交、物业等部门,这些部门也是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哈尔滨市政府办公厅也做出了应对大风雪的要求,要求各个部门将大风雪对城市环境和交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哈尔滨市公安局组织交警、巡警、特警、便衣民警、派出所民警、巡逻辅警和武警官兵共计6000余人上路执勤、巡逻,冒雪疏导交通,确保风雪天哈尔滨市道路交通安全、治安秩序井然。

  雪初降时,办事处的环卫工支援主干街路清雪;现在主干街路要清完了,一部分环卫工又支援街道办事处清理背街背巷和庭院的积雪。

   错时清雪+“倒雪”看似慢实则快

  这几天,本报热线也接到过市民反映:“我上下班的时候,咋看不到清雪车呢,这么大雪,他们怎么不清呢。”其实,这也是今年清雪的一大变化。根据哈尔滨市清雪办要求,在重要路段为了保证车辆通行,采取了错时清雪的做法,在早晚高峰期间主要清理人行道和不影响车辆通行的街路。

  “大型清雪车,宽度足有3米,如果一条街上有两辆车同时作业,整条街的交通可能非常堵,甚至瘫痪。私家车和清雪车互相影响,谁的效率都不高。”王勇说,今年采取的错时清雪效果挺好的,看似错时耽误了清雪,实则是提高了速度。

  除了错时清雪外,还用了“倒雪”的做法。在公滨路铁路桥下记者看到,大型扫雪车呼啸而过,把主桥车行道的积雪扫到了一边。这时,几名环卫工把雪用铁锹扔到了辅桥上,再把积雪装车。现场的一位环卫工告诉记者,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能保证主桥的交通不中断。

  在赣水路东段,路边有两块空地被充分利用起来。如此大的雪,不可能一次性都运出城外,香坊城管局采取了“倒短”的方法,把主干路的雪,暂时堆在赣水路,然后夜间再运出,这样能及时打通主干路的交通。

  这次雪让哈尔滨变得更加美丽的同时,也考验着我们城市的应急能力。事实证明,哈尔滨经受住了考验,主干街路比预计提前一天清完,快而不乱,获市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