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筑巢”引“候鸟式”养老

28.10.2014  17:30
冰城“筑巢”引“候鸟式”养老 - Harbin.Dbw.Cn
来源: pic.dbw.cn

  高纬度的哈尔滨适合养老吗?

  曾经,这是一个“盲点”。

  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的是:每到冬季,大批冰城老人南下海口、三亚、珠海等地,这是哈尔滨人独特的“候鸟式”生存。

  如今,这一“独特”传统正在被“逆循环”的人流所“模仿”——每到夏季,大批来自关内的老人纷纷北上避暑,一住就是半年。吸引他们的,正是凉爽的哈尔滨、生态的黑龙江。

  突破“盲点”的“逆向”思维正在开启一个崭新命题:渐成时尚的“候鸟式”生存或让哈尔滨成为中国夏季养老之都。

    “盲点”变“热点” “候鸟式”养老由南向北

  “哈尔滨是我们发展高端养老产业的首选地”,香港张学良基金会副会长陈霄手捧厚厚的一沓宣传资料对记者说,“就旅游而言,人们往往更关注冬季哈尔滨的冰情雪韵;但从养生看,夏季的哈尔滨更是不可多得的资源。”

  昨天,首届黑龙江省养老产业项目招商推介会在哈尔滨举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扶持让哈尔滨成为来自省外的200多家养老机构青睐的对象,到哈尔滨发展“候鸟式”养老产业成为与会者的焦点话题。

  “哈尔滨的养老产业项目极具吸引力,政策也很优厚。我们正在对各项政策、尤其是金融支持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如果条件合适,将在哈尔滨搞全国第一个‘候鸟式’养老产业项目。”陈霄说,“从全国看,养老产业方兴未艾,哈尔滨还属于开拓期,潜力很大。”

  北京红日投资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泉对哈尔滨市内的几个正在招商的宾馆和松花江避暑城国际高端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我们公司是搞房地产开发的,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现在转做高端养老服务,正在北京搞一个养老项目。”李海泉说,“许多北京老人反映,要选一些生态环境好的城市度假式养老,我们认为哈尔滨很适合开展夏季的‘候鸟式’养老。松花江避暑城养老项目与我们公司投资方向契合度很高。如果有机会,我们将来哈尔滨布局兴建大型养老机构。”

  据介绍,此次招商推介会上,我市共推介包括松花江避暑城国际高端养生旅游度假区、“幸福都市”养老地产、民主镇健康养老社区等13个项目。在项目对接中,许多外埠养老机构都提出,希望这些项目能够提供夏季床位,成为关内老年人“候鸟式”养老的承接地。

  记者注意到,除哈尔滨主城区外,阿城、双城、宾县、亚布力等地区也颇受开展“候鸟式”养老机构的关注。“‘盲点’变‘热点’源于近年来哈尔滨对夏季旅游资源的大力促销和我省对养老产业的政策扶持。”市旅游局副局长孙嘉驹说,“一般来说,养老花费的时间远超过旅游,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强,哈尔滨推出夏季‘候鸟式’养老,是找准了极具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

    “生态”伴“繁华”塑造夏都魅力

  “哈尔滨的夏天最适合老年人养老,气候凉爽、食物新鲜便宜。”家住山东曲阜的孔大爷说,“再加上人热情、城市漂亮繁华,每次来了就不想走。”

  66岁的孔大爷在哈尔滨无亲无故。3年前,他在网上看到哈尔滨市黎明康复老年公寓发布的一则广告,打电话订了两个夏季床位,结果一住就成了习惯:每年7月,他和老伴来到哈尔滨的养老院,早晚吃在公寓,白天坐公交车去哈尔滨各个旅游景点参观游览,中午专选哈尔滨的名小吃。到10月份,老两口就退了床位回家。

  如今,像孔大爷夫妇一样来哈“候鸟式”生活的老人越来越多。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我市避暑的老年人主要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气候条件与我市反差大的地区,数量正呈逐年递增之势。

  哈尔滨市提供的养老产业招商资料显示,我市夏季生态化条件得天独厚,松花江穿城而过形成万顷湿地,打造城市“绿肺”;全市有12个国家级、6个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45.4%,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全年晴朗好天数量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列前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拥有优质医疗资源,多所三甲医院集聚,同时拥有全国一流的护理专业人才。

  “哈尔滨的优势在于‘生态’与‘繁华’的融合。在大城市中,这是不多见的。”在养老服务业招商推介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的一番精辟论述让人印象深刻,“‘候鸟式’养老与生态环境、医疗服务、旅游资源、食品安全这四方面的供给能力紧密结合,这也正是哈尔滨作为高纬度大城市的优势所在。”

    “夕阳”孕“朝阳”冰城养老产业可期

  “两年内,我们打算在哈尔滨设立养老床位1000张。”北京馨花园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华臣说,“现在我们在全国招收的老年会员达12万人,可为其在全国各地提供‘候鸟式’、‘一站式’养老服务。但从这两年的发展趋势看,来自发达地区的老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把哈尔滨列入到夏季‘候鸟式’养老的目标地。”

  我省每年大约有16万老人南飞三亚越冬。“‘候鸟式’养老不能只是单向的,寒冷地区老人去南方过冬,南方老人也会选择到北方避暑。”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姜鸥分析说,随着老年人收入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以“夕阳红”为特征的养老产业必将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养老产业的大发展已处于临界状态,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有关机构统计,目前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2亿人;另一方面,随着人均GDP达到和超过5000美元,老年人群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健康性、娱乐性、时尚性消费支出会明显增加,可为发展养老产业提供重要的需求拉动。

  “以往,哈尔滨人只关注到自己在冬季‘候鸟式’养老的需求,忽略了哈尔滨夏季的生态优势同样也可以成为别人‘候鸟式’养老的渴盼。”姜鸥说,“省政府举办的首届养老产业项目招商推介会让哈尔滨通过逆向思维找到了自身优势,打开了崭新的发展思路,为城市做大做强‘候鸟式’养老产业提供了机遇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