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绿企”人才之“渴”如何解
记者:李天池
近年来,哈尔滨市不断推进绿色食品产业提档升级,多措并举带动绿色食品企业朝向更广阔的市场迈进。但在“行进”过程中,很多绿色食品企业纷纷表示,人才难寻,导致企业发展遭遇瓶颈。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采访。
企业与应聘者难对接
28日,记者来到了2015哈尔滨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系列活动最后一场——绿色食品产业专场招聘会,进行采访。
在哈市一处牧业有限公司的招聘台前,记者看到该企业贴出的职位有配方师、助研员、助场员等,而在招聘启事上,除了企业简介,提到最详细最具体的则是薪资待遇,除了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大小礼拜轮休等外,更有各种休假及新婚、贺子津贴、福利卡面值1000元等“意外惊喜”。
该企业现场招聘人员袁女士对记者说:“我们企业现在急缺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配方师、助研员这两类都需要硕士以上学历,不但专业需要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相关专业,更要有一定的经验;此外,一线的驻场员学历专科以上就好,但因为条件艰苦,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往届毕业生都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记者注意到一个多钟头的时间里,只有5、6个人来此应聘并留下联系方式。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一家五常米业有限公司的招聘台前,招聘负责人陆女士说:“我们特别需要市场营销和包装设计等市场流通领域的人才。因为公司总部在五常,所以很多应聘者都拒绝了。”她说:“其实我们缺少的不只是流通领域的人才,更缺少种植研发人才,大学生虽然经验不足,但会给我们的企业带来新的理念和新的知识,但现在很多大学生都不愿意去一线,不愿意去接触土地,所以很多岗位我们都招不满。”
涉农企业说人才不好招,但求职者眼中工作还是很好找的。即将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毕业的小王告诉记者,工作还是很好找的,我已经给几家企业留了联系方式,他们待遇薪资都可以,但我打算再选选。
东北农大的研究生小易告诉记者,我给很多企业都投了简历,能感觉出来绿色农产品企业还是很希望能招到人才的。我打算先应聘一家企业,然后再继续找。她笑着说:“我还是喜欢实力更强些,名气更大些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多数涉农类的求职者眼中的“达标企业”多集中在大型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实验室。
人才匮乏成企业发展瓶颈
哈尔滨市作为绿色食品大市,近年来屡出奇招,从培养绿色食品龙头加工企业、到带上产品游走“全国”为企业搭建展销平台、再到引导企业更多认证绿色食品标识,都使得冰城绿色食品不断壮大。数据显示,2014年,哈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面积预计达3222万亩,比上年增加50万亩;产品认证数量预计达到2140个,比上年增加5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2个,比上年增加2个;创建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10万亩,比上年增加50万亩。哈市农委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哈市绿色食品品牌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但是发展的背后,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人才瓶颈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曾连续两年参加上海哈尔滨绿色农产品展销会,在采访参展企业时,很多企业都很直白地表示,不知如何向消费者推介自家的好东西。实际上,目前很多绿色农产品都缺少营销策划、包装推介等一系列手段,而这背后凸显出的问题是企业缺少相应的人才。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了解到,目前,哈市很多绿色食品企业都在谋划“线上线下”无缝销售,因此企业亟需懂得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在此次招聘现场,哈市一家畜牧企业在招聘启事中就明确设置了“电商主管”的职位,该企业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招聘结果很不理想。”
哈市农委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不缺产品资源,缺的是系统的营销手段,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等,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引进人才来解决。“目前,哈市缺少高科技、深加工的绿色食品企业,企业大多缺少知名度和影响力,很难吸引人才;而现在刚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学历稍高的应聘者因为一线环境艰苦,大都希望在环境、条件不错的大型企业院校的实验室内工作,这就使得招聘企业与绿色人才对接十分困难。”
专家:应聘者应找对“位置”
记者从哈市农委绿办获悉,今年哈市还将研究和探讨发展绿色食品扶持政策,扩大哈尔滨地域资源优势,叫响哈尔滨绿色食品品牌,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继续推进市场开发,扩大农博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办好哈尔滨绿色农产品展销会(北京、上海、广州),组织绿色食品企业产品进入黑龙江在全国各地设立的旗舰店,扩大哈尔滨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还将进一步发展网上营销、社区营销、代理营销、配送营销,把市场做大做强,把哈尔滨绿色食品品牌做大做强。以上诸多举措旨在推进哈市绿色食品产业不断提档升级,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哈市农委绿办相关负责人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哈市今年将继续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发展,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提高产业化生产水平,用影响力和知名度,来吸引人才。
也有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应聘者应找对自己的“位置”,从基层做起,毕竟农业人才还应该扎根一线。此外,哈市农业部门还应利用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作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培训涉农的经营管理人员,使其率先发展为职业农民,起到先行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还应参照大学生村官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创办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或者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任职。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