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月高新区:打造创新发展的人才“加速器”

20.11.2014  13:36

这里是长春实现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这里更是创新人才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这里,就是净月高新区。

自进入国家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体系后,净月高新区将人才战略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石,推动人才“第一战略”,制定实施“535人才计划”和未来五年人才发展战略规划。

而今,随着一项项吸引人才的“组合拳”的相继推出,净月高新区已成为长春创新发展的人才高地。

“535人才计划”——

不拘一格引英才

2013年年初,一项名为“535人才计划”的人才和项目引入计划,在净月高新区正式实施,拉开了净月高新区以人才战略为突破口,推进全区创新发展、加快经济转型的新篇章。

净月高新区提出,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创意设计、数字媒体等文化创意领域,软件及服务外包、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实施“535人才计划”。

力争5年内,引进和培养30名左右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500名左右在新兴产业领域从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加快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为实现人才资源配置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围绕这一目标,净月高新区从安家补贴、个税奖励、创业支持、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多个方面,制定了具有极强针对性、吸引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全球英才,聚焦净月发展。

通过计划的实施,净月高新区不断延伸人才工作触角:

——与北美中国学人国际交流中心、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华盛顿创业中心等10余家海外人才组织团体,欧美同学会、国家“千人计划”产业服务中心等人才服务机构建立联盟;

——与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建立20余个引才基地,并与省教育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与全国20家知名猎头公司建立伙伴关系,打造立体引才网络;

——通过政、校、企多方合作,与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10余所重点高校进行项目洽谈和对接,并就联合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展开全方位合作。

净月高新区与北美中国学人国际交流中心、华盛顿创业中心等国际国内高端人才组织团体就海内外高端人才项目开发与引进深度合作,对方将向净月高新区定期组织推荐高端人才项目,今年上半年,仅北美中心一家就推荐了海外高端人才项目100余项。

目前,净月高新区已通过“535人才计划”,已有10余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成功落地。净月高新区被正式确定为省首批引智示范区,并可望成为省首个人才改革试验区。

“多元引智”——

构筑创新发展新高地

累计接待国家“千人计划”、国家“863项目”负责人等共计30批次、60余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访问考察;

项目储备新增200余项,全部进入净月高新区高端人才项目库,涵盖光电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电子商务、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制造技术等十大领域;

高端人才库新增2000余人,同比增长100%,累计达7000人……

随着“535人才计划”的实施,净月高新区积极探索“项目引才”“以智引才”“柔性引才”等多元化引才方式,进一步扩大了人才项目储备。目前,净月高新区的人才项目呈现井喷式增长,层次高、前景广,种类全。

统计显示,今年净月高新区新增项目中,国家“千人计划”6项,地方“千人计划”10项,国家863、国家973项目3项,海外人才项目90项。

从前景看,创业初期预计产值过亿元的项目20项,个别项目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

从创新角度看,新增项目中,半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对促进区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端人才的引进,需要长时间努力,从发现到接洽,到有效对接,再到成功落地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特别是一些海外高端人才,由于受地域空间、经济环境、技术保密等多种因素影响,往往“第一步”十分艰难,需要大量前期工作,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

为此,净月高新区对入库的每个人才项目,按领域、按地域进行划分,指派专人负责,实行人才服务专员制度,每逢国内传统节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方式传递问候,有力促进了人才的对接和项目的落位。

围绕人才遴选,净月高新区建立了一支一流的专家库队伍。净月高新区项目评审专家库首批入围的37位专家,涉及技术评估、市场分析、企业管理等多个行业,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名,国家高校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名,清华大学2人,“国家863”和“国家973”项目负责人4人,为净月高新区项目评审转化落地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创新机制”——

开跨洲网络引智先河

不仅政策要具有吸引力、服务工作要扎实,更要千方百计减少人才对接双方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提高项目对接的成功率——这是今年净月高新区实施人才战略的工作着力点之一。

净月高新区举行的首届“海外高端人才项目洽谈对接国际视频会议(北美专场)”,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10月中旬,净月高新区管委会办公楼里,举行了这样一场特殊的对接会:从个人经历简要介绍到所在科研团队情况,从项目研发进展到前景分析、产业化发展的市场潜力,4位身在北美的科研学者,带着抗体超速制备技术、特异性靶向小分子蛋白药物等4项具有前沿性的新药项目,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向长春11家医药企业进行网上推介,首开我省跨洲网络视频对接高科技人才和项目的先河。最终,经过网上公开推介和单独沟通,有两个项目与企业实现成功签约。

受空间和交通等诸多因素影响,海外人才项目整体对接难度大、引才成本高。如果利用传统方式进行对接,一个项目不论能否成功落地,其投入都将以“万元”计算,特别是一些企业,虽有引才意愿,但往往不敢深入其中。通过网络对接形势,不仅解决了时间、空间问题,更实现了引进人才的零成本、零风险、零距离。

而在网络对接会前,有着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对接的成功率,净月高新区相关工作人员,事前做了大量功课。4个上会的推介项目,是从上千个海外高科技项目中遴选而来的。

今天,人才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到净月高新区的创新发展实践中。更有“针对性”地人才和项目对接服务,正在集聚全球智慧,参与净月高新区的发展建设、打造长春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净月高新区已成为长春创新发展的人才高地。

 

来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