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奏响民生改善“最强音”

01.02.2016  09:20

  □本报记者衣春翔韩雪二胎时代教育如何接招

  “放开二胎”后,学龄人口增加,而部分女教师们也开始孕育“二胎”,学校缺少老师怎么办?这个话题也成为了今年两会部分代表委员关注的问题。

  “对学校来说,入学问题可能会晚几年出现,但是教师的问题,现在就需要重视。”省人大代表陆岩表示,“二孩政策”全面实施数年后,生源会有所增加,教师需求量也将扩大。各级教育部门须早作准备,从宏观、微观角度对教师供需情况作长期的、全局性规划。

  “互联网+教师进修”破解择校问题

  “近年来,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的不公平由来已久,其主要表现是多数学生无法平等享受优势教师资源。这一问题在我省表现也十分突出。”赵又霖委员建议:建立良性的教师队伍培训体系和优秀教师轮岗制度。变禁止在职教师在校外补课为适当限制、合理疏导、合理纳税,使优秀教师的课外教学从地下转为地上。有效利用互联网实现优秀教师资源的共享。

  省人大代表李宏伟认为,想要破解择校问题从根本上还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实现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师资均衡。但她同时指出,发展教育需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立足现有条件,尽可能缩小教师之间水平差距。

  “我省应充分调动各地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加大力度进行教师培训。”李宏伟建议,一方面可以鼓励省里的名师到基层开展培训,另一方面可以依托于“互联网+”,利用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培训也可以参考高校建设“慕课”的方式,打造基层教师、青年教师网上学习平台,提高教师水平。

  必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学习“压力山大”,社会家庭问题增加,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甚至还引发了一些悲剧。对于这样的问题,省人大代表王玉华有话说。

  “必须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王玉华表示,虽然国家和省里有一些政策来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我省各地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投入并不均衡。她建议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城乡均衡。

  完善贫困学生资助制度

  “近年来,我省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学生接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因自然灾害、大病救治等多方原因,贫困家庭孩子受教育仍然困难。对此,李晓陵委员建议:细化标准,做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强化宣传,让学生家长明白国家资助政策。建立机制,确保国家资助贫困学生工作规范有序。建立程序化、规范化的捐资助学长效机制,公平有效地帮助困难家庭学生渡过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难关,针对贫困学生提供“打包式”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