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创城时期”常态保持冰城优美环境
哈尔滨日报讯 在哈尔滨市取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以来,全市城市管理系统始终以巩固和扩大创城成果为目标,管理状态不放松,管理标准不降低,围绕精细化、常态化组织开展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通过制定“十大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符合城市发展规律、顺应群众需求、具有哈尔滨特色的城市管理模式,为持续提升城市环境形象提供稳定可靠、有效管用的体制、机制保障,让市民能够长久分享创城带来的成果与实惠。
十项长效机制“固化”创城成果
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城管系统以提升背街背巷和城乡结合部环境质量为重点,实施精细化管理工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十大长效机制”,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包括深化“大城管”机制,加强区域和部门统筹,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塑造、完善“大城管”运行体系和精细化管理工作格局。同时,针对我市四季变化分明的特点,市城管局又提出了“四季管控”机制,针对不同季节的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管理。在春季环境整治中,共清理主干街路500余条,清理整治庭院4000余个,清理背街巷653条(段),使城市环境面貌进一步改观。进入夏季后,在全面启动水冲洗作业和“三时段”清扫保洁的基础上,实施了“早清扫、全天保、定时收”作业模式,并在园林彩化、基础设施建设、街路餐饮管理、拆违控违等方面全方位加强管理。
香坊区文政街公园是2012年创城工作启动时,改造棚户区后建设的城区街心公园。3年来,这个公园里的树木越来越茂密,公园的墙壁也装饰了文明主题的彩绘。进入夏季后,环卫工人每天都对这里清扫保洁,园林人员按时浇灌绿地,附近的居民把这里当成呼吸新鲜空气和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保证主干街路水冲洗的基础上,今夏我市各区都对背街巷和居民庭院开展了大规模水冲洗作业。日前,环卫部门又在全市推广环卫设施消杀作业。在南岗区文府街28号院里,街道办保洁人员大清早就在庭院水冲地面、墙面,既干净了庭院又给居民解暑降温。本周开始,街道办又给保洁人员配备了消毒箱,可以每天一到两次给庭院里的3个垃圾桶消毒。
“抓人管事,抓事带人”夯实网格管理
为了使城市环境问题标本兼治,并以治本为主,今年全市城管系统以“抓人管事、抓事带人”为目标,继续开展城市精细化百街万点促升级活动。将全市8个行政区城区范围的街路、庭院、公园广场的环境卫生、容貌秩序、道路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的作业和管理情况细化分解到每个网格人员,逐街逐点解决设施缺损、平面不净、立面不洁、空间乱挂、门前乱堆、随意占道等影响群众生活和城市环境的突出问题。
由各区市政、市容、环卫、园林、执法等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按照各自职责,向单元网格内派驻管理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常态化开展巡视检查,对网格内的情况实行“交叉管理、协同联动”,确保做到“网格有人、眼里有活、心中有数、管控有招、整改有表、疏漏有责、落后有罚、形象有标”。这项活动使网格化城市管理有效实现了责任落入网格,管理进入常态,延伸了管理触角,打通了管理末端。
发动全社会共同保持城市环境
为提高市民爱护环境的文明意识,在全社会持续常态保持创城成果,今年,全市城管系统以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管工作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各项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活动。春季整治中,将4月份确定为“义务劳动活动月”,发动志愿者近4万人次,分别开展了以擦洗公共设施和广告牌匾,清理城乡结合部两侧、城中村周边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以及公共设施,清理捡拾“三沟一河”、松花江沿岸周边白色垃圾、废弃物以及擦拭公共设施,清理居民庭院和区域卫生死角为内容的义务劳动活动。
端午节期间,市城管部门还与哈尔滨日报联手启动了第三季“端午前夜守护城市容颜”活动,组织5000余名志愿者在端午踏青前夜到沿江、公园等市民踏青区域开展文明志愿服务和宣传活动,劝导和引领广大市民在欢庆端午佳节之时,能够自觉爱护城市家园。活动累计向游人发放环保垃圾袋20万个,志愿者以自身的文明言行感染更多人,并回收了大量市民主动捡拾的垃圾,为假日的城市环境保障助力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