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创新,争先 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颁奖 我校集体和个人榜上有名

27.05.2017  19:23

哈工大报讯(商艳凯/文)在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在京颁奖,我校1个集体和4名教师榜上有名。其中,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创新团队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任南琪、曹喜滨、刘宏、王飞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创新争先,经中央批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在创新争先行动中作出突出成绩的科技工作者和集体。本次共授予10个团队“全国创新争先奖牌”、28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54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特种环境复合材料技术创新团队凝聚和培养了一支国内知名、国际上有影响力、创新能力强的研究队伍,分别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在航天等领域取得多项科技创新成果,解决了我国科技发展中热防护材料、轻量化结构以及特种光电功能材料和智能材料的关键科技问题,获国家科技奖励8项,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等称号,被评为科技部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任南琪,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水协会(IWA)会士、我校副校长,多年致力于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有毒物质环境风险及生态安全、城市工业及景观生态等再生水利用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和多项省部级科技奖等荣誉。

曹喜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防“973”技术首席,校长助理、航天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空间飞行器的研究,是我国空间快速响应及小卫星领域的主要开拓者,提出并主持研制成功国际首创的星箭一体化空间飞行器“快舟”,主持研制成功“试验一号”等多颗卫星,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研究成果3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刘宏,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校长助理、机电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空间机器人理论和技术研究,主持研制的空间灵巧机械手系统成功应用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欧盟机器人技术和转化一等奖1项、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负责组建的“中德空间机器人技术联合实验室”2016年被科技部认定为“空间机器人国家国际合作基地”。

王飞,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裁、机电学院教授,牵头创办了哈工大精细工艺研究所、黑龙江省智能中药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张家港哈工药机科技有限公司,组成了国内首个智能中药装备产学研联动平台,2014年受省市校委托组建运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建立技术与资本协同的机器人行业创新创业平台,集团2016年底营业额突破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