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之事 丝发必兴

30.10.2015  09:45

      笔者所在的档案馆在2015年春节前夕曾挂上了一副对联:“莫道默默无闻卷卷宗宗传后世,须知统统有用桩桩件件惠来兹。”该对联道出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档案人的辛苦,以及档案事业的伟大。

      档案工作处于党和国家的整个工作的基础端,从事档案工作的人也很难站在聚光灯下,他们从始至终都在默默无闻呵护一卷卷、一件件带有“隐性”价值的档案。笔者记得,在上海市当年对外滩进行改造时,相关部门调阅了上海市档案馆丰富的馆藏档案,准确掌握了几十年来外滩的地下管网的埋置情况,为城市改造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也正应了时任上海市领导的一句话——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改造振兴上海服务。

      从这几年笔者所在档案馆的档案查阅利用的人数看,特别是从2014年起,全市近10年的破产改制企业档案陆续接收进馆以后,查阅利用人数急剧上升,也是市档案馆自建馆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加之今年对干部档案进行审核清理,大量县处级以上的干部档案资料不齐不全,到档案部门查档的人络绎不绝。

      “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档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当一个个查档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去时,档案工作者心中的欣慰感油然而生;面对查档者无法找到所需档案时的欲哭无泪,档案人员意识到,立档单位收集整理档案如果一时疏忽遗漏,可能造成日后档案利用的困难,对于档案只有应收尽收,广覆盖,全接收,才会便于群众的查阅利用。这也充分印证了对联中“统统有用桩桩件件惠来兹”的价值。作为基层档案工作者,应该牢固树立“资源为王”的理念,用资源换作为,更多接收那些应进而未进馆的档案,让散存于各立档单位的档案集中到国家综合档案馆保管,更好地为民服务,为利用者解难。“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这是档案馆工作的真实写照。

      虽然档案工作在幕后,但档案人应始终坚信,“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坚信档案的生命在于服务现在,预知未来;坚信只要好好守护档案资料,在需要时档案一定能发出耀眼的光芒。比如,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四川省档案局出版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档案史料汇》,新华社以通稿方式介绍了这部3卷本的著作。以书中的档案史料为基础,四川省社科院的专家又写出了一系列专著。档案的价值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得以彰显,为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发挥了档案独有的作用。

      这副26个字的对联留给笔者的遐想是无穷的,既描绘了档案工作者的艰辛,更诠释了档案工作的特殊价值与使命。虽然档案和档案工作有时被社会忽视,但档案人始终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地坚守与付出,守好卷宗,记录历史,传递后世,惠及民生,笔者以为,这就是档案工作的意义吧!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5年10月26日  总第2826期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