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在前 道德在后

22.07.2014  10:26

  7月15日《人民日报》刊载了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在2014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我们生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就应该在今天的时代中来做人、做学问、做事业。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沈祖尧给出了三个答案:这是一个个人主义抬头的时代;这是一个资讯爆炸,是非难辨的时代;这是一个利益在前,道德在后的时代。“拾金索酬”这一件事,恰恰印证了沈祖尧所说的,当下是一个“利益在前,道德在后”的时代。

  家长认为拾到东西获得补偿理所当然,孩子只想要心仪的自行车,全然忘记了“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对此,除了遗憾和困惑,还能做些什么呢?

  面对如此困惑,我们不免会从人的信仰上去寻找答案。那种迷茫、浮躁恰恰是理想信念缺失或漂浮的表征。两千多年前,管仲有一段佳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人心太满,就装不下善,所以要节制欲望。要内心安宁,需要学会舍弃。作为母亲,就该教会孩子暂时搁置自己对自行车的渴望。当然,也可以教给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获得一辆自行车,而不是伸手要、坐等或者靠捡钱包来获得。

  “利益在前,道德在后”之事远不止捡钱包这一种。官员为民追逐利益而贪污受贿,明星为出位甚至以肉博眼球,“学者”为了利益公然造假抄袭,街面上的“碰瓷”甚至冒生命之险去欺诈,等等。不管利益在何方,都应该遵守法律,不可逾越社会公平的底线。除此之外,还需要将追逐利益的脚步放慢一些,让道德的脚步赶上来,期待道德与利益同行,不偏不废。(王玉初)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