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职多了肯定“没水喝”

19.06.2014  13:17

  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截至17日,已有9个被巡视单位针对2013年中央第二轮巡视反馈问题公布了整改报告。整改报告中透露,继中央巡视组指出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严重后,中组部、中编办、国家公务员局开始联合解决这一问题;而据吉林省、安徽省的整改报告显示,“副秘书长”岗位超配现象尤为突出,其中,吉林省便发现超配23名“副秘书长”。(6月18日《南方都市报》)

各地超职数配备干部真是“奇葩”,简直就是唱歌不看曲本——离谱。地方各级常委一般都在七人以上,莫非地方党委工作要比党中央还忙吗?各级地方政府副职大都比国务院副职还多,难道地方政府工作比国务院还忙吗?有资料显示,我国因为超职数配备干部,财政每年至少要多消耗500个亿。我觉得,这只是保守估计,现状肯定要比这严重得多。要是把这笔钱用到搞教育或者是扶贫上,那该有多美啊?

谁不懂得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呢?超职数配备干部有百害而无一利。其一,降低了党政机关的工作效率。本来应该配备3个副职却配备6个,自然是管事的多了,干事的少了,势必会导致副职工作量不饱和,增加“一把手”组织协调的难度,容易滋长内耗,影响工作;其二,很容易滋生腐败现象。超职数配备副职,大都与突击提拔干部有关,是权大于法的具体表现,助长了官本位思想和官僚主义。其三,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副职越多,行政执行力就越分散,注定会降低行政机关的权威,还如何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呢?其四,导致了干部队伍结构畸形变异。一个单位副职多了,导致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动摇了干部的思想,影响了群众的情绪,扰乱了行政秩序,影响了服务效能,增加了行政成本。

各地超职数配备干部违反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不准擅自超职数、超规格配备领导成员”的规定。其实,发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县级以上党委“一把手”违规造成的。既然如此,就必须建立领导班子职数管理责任制,各级党委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组织部门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纠正违规作出的任职决定,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文/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