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困局 包容共赢

09.11.2014  11:02

  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最大的亮点是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随着这一进程的启动,区域内不同自贸安排的竞争困局有望化解,从而推动地区文化朝着大国合作、包容共赢的方向发展,并推动地区秩序转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迅猛,形成了各种双边、小多边和多边自贸安排重叠交织的格局。但目前来看,有可能对整个区域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是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推动了以东盟加中日韩为主渠道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战略与经济重心向亚太转移,美国“重返”亚洲,宣布加入TPP谈判,以“高标准”自贸安排塑造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格局。2012年,东盟宣布以10+6为框架,与中日韩澳新印等对话伙伴启动RCEP谈判。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升级版。当前TPP、RCEP与CAFTA平行推进,但都面临着一定困难。美日在主要农产品关税问题上至今未达成妥协,美国与新兴国家在知识产权等规则方面也存在对立,TPP在年内达成大致协议的目标难以实现。RCEP以东盟为主导和制度中心,但东盟的头等大事是在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无暇他顾,且TPP人为地分裂了东盟,有可能影响东盟的凝聚力和领导力,因此,即便RCEP于2015年如期建成,恐怕也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而CAFTA由于东盟方面动力与能力不足,且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性不够,所以在短时间内提升空间有限。如此一来,亚太经济一体化便陷入了多头引领、相互掣肘的困局。

  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宛如激活了棋盘上的闲招冷子,可以化解困局,协调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亚太自贸区的倡议是2004年加拿大首先提出的,2006年在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大力支持下正式纳入APEC议程。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提议对亚太自贸区进程进行可行性研究。5月,APEC贸易部长会议同意制定《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随着北京APEC会议正式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在路线图的指引下,当前区内各相关自贸安排有望交流信息,协调进程,共同推动2025年建成亚太自贸区目标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TPP与RCEP的竞争与困局也将自然而然得到化解。

  当然,亚太自贸区进程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技术层面的,更为重要的是它推动地区文化更稳定地走向大国合作、包容共赢的象征意义。中国立足于亚太、成长于亚太,美国在亚太有重大传统和现实利益,亚太是两国利益交织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试验田。亚太自贸区进程可以成为两国在经济领域增进战略互信、扩大互利合作、包容调适差异、共同致力于提升地区人民福祉的探索过程,实现大国关系与地区进程的良性竞争与互动。

  亚太自贸区与互联互通同时推进,将有效调动和盘活现有资源与战略,进一步推动地区包容增长与合作共赢。《APEC互联互通蓝图》将有利于打通目前东盟互联互通和各种“东盟+1”互联互通各自发展、相互竞争的状况,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与共享。而随着整个区域互联互通的全面推进,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进一步增大,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也将获得更多国家的理解与支持。而亚太互联互通有了充分的政治意愿和资金支持,将获得飞跃式发展,给地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基辛格博士在他最近出版的《世界秩序》一书中写道,从来没有一统天下的世界秩序,未来秩序必然是既带有普遍性,也带有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特性。亚太自贸区在推动建设地区经济一体化新秩序的同时,希望也能有助于地区各国共同探索、塑造转型中的地区与世界秩序。

  (作者系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