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恋“北上广深” 大学生就业“重心下沉”

04.08.2015  12:07

  原标题:调查显示:不恋“北上广深” 大学生就业“重心下沉

  中国青年报讯 越来越多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北上广深”还是就业季里的热门选择,但也有数据进一步证实,这几个超大型城市的吸引力正在降低。在90后已成为毕业生主体的当下,他们选择就业和创业的城市时,所持的态度和标准逐渐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除了工作还要生活

  今年刚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制造专业毕业的李思,4月接到北京一家大型企业的面试通知,他却出人意料地果断放弃了,原因是他决定去成都工作。

  相比北京的offer,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飞”)的offer来得更早一些。“定了专业对口、各方面都不错的公司,就不想再折腾了,哪怕是北京的单位。”李思说。

  其实在拿到“成飞”的offer后,李思还向几家北京的单位投了简历,但这些单位都“不承诺解决户口”。对李思而言,户口虽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但如果不确定,北京在他心中就失去了吸引力,空气污染、交通拥挤,这座城市留给李思的就是一个“”字。

  “我对以后生活的城市要求比较高,除了经济发展不错外,还要求自然风光不错,有一定人文历史底蕴,美食和玩儿的地方比较多,所以选择了成都。”李思说。

  入职一个月,李思觉得成都“比想象得还好一点”,单位离家近,交通方便,工资待遇与北京的单位相差无几,自己还因为是从北京引进的高材生而得到单位重视。“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我已经爱上了这座城市,成都与我的性格比较符合。”李思说。

  与李思有相同想法的,还有中国矿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的胡毅(化名)。来自云南普洱的她,从小就喜欢昆明,“想回昆明工作,就这么简单,昆明气候好,发展也越来越不错,离家也近”。

  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看着同学们匆忙、焦虑地奔波在“北上广深”的各招聘会现场,胡毅显得很从容。投简历、过筛选、笔试、面试,最终如愿,在昆明一家与自己专业对口的研究院工作。

  看着一些同学先后在“北上广深”也拿到了不错的offer,胡毅依然淡定:“没什么羡慕的,我的目标很明确。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除了工作,还有生活,昆明就是这样的城市。

  虽然刚开始的工作很艰苦,需要胡毅去基层做项目,也需要做一些户外的勘察工作,甚至可能一段时间回不到城市,但是她一点都“不怵”。“年轻人在一个新的城市奋斗,不付出是不行的。很多人不愿来来云南,觉得发展不好,我觉得那是存在误解,其实昆明发展很好,我也愿意为家乡的建设付出汗水。”胡毅说。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虽然还是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钟情于“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但是很多人最终还是选择回家乡就业,而且这个比例在逐年增加。据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发布的《毕业生的“后北上广”生活》显示,这一比例已超过六成。

  同时,在就业的地域选择上,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更多的李思在出现。

  一项今年开展的对国内109所大学5.51万名毕业生求职意向的调查显示,排名靠前的4个城市为杭州、昆明、合肥和成都。

   小地方优势更明显

  今年25岁的洪煜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以下简称“九江石化”)工作已4年,尽管身着工厂统一的浅蓝色工装,但这个戴着大黑框眼镜的90后,出现在员工平均年龄为47岁的企业中,仍显得与众不同。

  2011年9月,洪煜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动画专业毕业,入职九江石化。目前,他是九江石化党委工作部宣传科工作人员。

  在入职前,他也曾有过与同龄人一样的困惑:在九江这个小地方,自己能否找到施展才能的舞台,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入职后,洪煜发现自己“赶上了好时机”。

  自2013年8月打下第一根工程桩以来,九江石化的800万吨/年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环境的改善、企业的发展,给他这样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他“感觉更有奔头了”。

  据九江石化总经理覃伟中介绍,针对近5年入职的大学生,九江石化实施了“青年人成长路径规划”培养战略,为每个毕业生量身定做了适合他们专业特长、个人兴趣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且与企业需求相结合。

  在“轮岗”过程中,洪煜不仅了解了九江石化各个部门的运行情况,还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支点”。这个“支点”让他有了“撬动地球”的兴奋。入职第一年,洪煜参与了一线导班、装置运行、外操、巡检等工作,并于2012年12月,进入党委宣传科,负责九江石化的网络宣传工作。

  像洪煜这样“在小地方找到发展空间”的例子很多。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2015届毕业生张武龙,在同学眼里拿offer拿到手软,他可以去当北京市的公务员、新疆的公务员、河北保定市的公务员、陕西西安建设银行3家分行的业务员。同学们认为,北京市的公务员肯定会是他的不二选择。但是,张武龙的决定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他最终选择了河北保定市一个区县的编办岗位,而北京的公务员,是他第一个pass掉的岗位。

  “在北京上了4年的学,一直很难喜欢上这个城市,生活压力很大,也没有归属感。”张武龙说。大三暑假的时候,他在一家金融类的公司实习,每天早上6点多挤地铁去上班,下班回到学校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最终,张武龙决定放弃北京。“我更愿意把北京当作是上学、旅游的城市,而不是工作和居住的城市。作为一个本科生,我感觉在北京发展也没有多大优势。”张武龙说。

  小地方宽阔的平台和自己凸显的优势,让像张武龙这样的毕业生看到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2015届毕业生秦磊认为,现在“北上广深”很多领域的人才趋于饱和,发展空间不大。而随着交通、网络等的不断发展,二三线城市在很多方面的优势会得到凸显,甚至不比“北上广深”差。所以,他在就业时,选择了南京的一份工作。

  同时,二三线城市因其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也逐渐成为北上广深一些大公司业务扩展的区域和人才争夺的新阵地。北京一家本土成长起来的建筑企业,就因其在周边省市业务拓展的需要,把校园招聘的重点区域逐渐转为天津和河北地区,而这些地区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发展背景下,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在逐渐增加。

   北上广深”不乏坚守者

  当然,在一些人选择放弃或离开的同时,还有一些人抱着“拼一拼”或“试一试”的心态坚守在“北上广深”的“造梦炉”里,或正朝北上广迈进。

  从河北一个偏远农村走出来的张亮(化名),十几年来一直有着一个大城市的梦。起初,这个梦是关于北京的,考大学,没能考到北京理想的大学,张亮就选择了兰州大学,学了新闻学专业。他努力学习,勤奋实习,想着在北京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安定下来。

  但是,毕业找工作时,“和北京气场不合,就是找不到满意的”。为了“不回小地方”,他选择了“迂回路线”,先去了广东省江门市的一家媒体,又去了佛山市的媒体。最终,经过两年的奋斗,张亮安定在了广州,而广州务实、不浮夸的文化,又成了他扎根大城市的坚实理由。

  长治学院2012届毕业生侯晓然至今都想着北京,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目前,在太原一家单位工作的他说:“刚开始觉得这个工作还可以,现在就特别想辞职。开始时业务不是很熟,要学的东西很多,就觉得很有冲劲,但现在各项业务都基本掌握了,按部就班的工作就会感觉很无聊,像在混日子。我还年轻,不想这样,我还在找机会去北京试试。”侯晓然说。

  侯晓然的困惑,对外经贸大学毕业生王晨(化名)也感受到了。他在南昌一家国企上班,当时签协议的时候,王晨也是抱着地方提升空间大的憧憬去的,但干了几个月后,王晨就开始不适应了。首先是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潮湿和阴冷,然后就是南昌的工作节奏和北京差很多。“有点儿悠闲,我适应不了喝茶看报纸的工作状态,还是想干点事情。”王晨说。

  不甘停止奋斗的王晨,如今在准备考研,他想通过考研来冲击一次留京的机会。

  对于从吉林大学商学院毕业的女生王瑞(化名)来说,选择独自一人来北京闯荡,有她自己的理由。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能先在一家公司的总部历练一段时间,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相关经验与人脉之后,再回到家乡或者去其他二三线城市工作,还是有优势的。这与一开始就直接去二三线城市工作的同学比起来,平台和眼界,还有心境和奋斗的激情都会不一样。而这被很多毕业生视为一条更有效率的职业发展路径。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不能叫‘逃离’, 而是‘分流’。”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总策划、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创始人熊汉忠说。在他看来,这个趋势实际上从2009年做大学生就业压力调研时,就已经出现了。“有的学生觉得在一线城市的压力明显偏大,选择到二三线城市。无论是就业还是生活,他们觉得更合适,发展机会也更多,这是合理的,也是一种正常的发展趋势。

  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徐博函也注意到,近几年该校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工作的比例持续下降,长三角、珠三角一些发展迅速的地区,正成为毕业生就业新高地。二三线城市,如成都、重庆、福州、厦门、沈阳、大连、青岛等,经济发达、生活节奏慢、房价相对较低,一些同学开始主动往这些城市流动。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教授李杰认为,这一趋势反映了目前一线城市“去中心化”的倾向。比如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正在把一些机会向外转移,中心满足不了的,可以到廊坊、唐山这种副中心去寻找。这也可以缩减大城市中心的压力,会成为一个趋势,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都在向外扩散。

  李杰认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二三线城市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选择也会越来越多元。从创业的角度来说,可能二三线城市比一线城市的机会更多,氛围更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