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仓”回归“北大荒”:中国发展的新思维

29.08.2014  13:55

  60多年前,中国为解决国人的“吃饭”问题,将“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如今,中国为保障子孙的“吃饭”问题,决心让“北大仓”回归“北大荒”。这场在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区黑龙江省展开的“保粮护湿”行动,诠释了中国注重经济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

  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着手在黑龙江进行农业大开发,因这里荒芜而肥沃故称之“北大荒”。如今黑龙江已建成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创造出用全国十分之一耕地生产出全国四分之一商品粮,养活了全国六分之一人口的奇迹,又被称为“北大仓”。

  “北大荒”变身“北大仓”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为之付出代价。大片湿地被开发、破坏后,人们发现当地自然灾害变得频繁,原来下大雨半个月河流才涨水,现在连三天都过不了,水里的鱼儿也在变少、变小。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有保持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湿地受到破坏将导致水土流失、洪涝、干旱等灾害频发。因此黑龙江境内约500万公顷湿地肩负的生态责任,与13亿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紧密相连。

  更令人担忧的是,黑龙江省粮食核心产区——三江平原的湿地资源也一度出现衰退。数据显示,本世纪初的几年间,三江平原自然湿地从156万公顷减少到91万公顷,同时伴随有湿地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迹象。

  “‘北大仓’的湿地资源对维护区域粮食安全、水环境安全、气候安全等有着重要意义,这一区域的湿地生态资源不能再被破坏了。”东北林业大学湿地保护专家于洪贤呼吁。

  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让决策者意识到,“北大仓”对湿地等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中国第一部湿地保护地方法规,推行流域保护理念,对国际重要湿地进行生态补水。建设了扎龙、三江、兴凯湖、洪河等8处国际重要湿地,数量居全国之首。

  “黑龙江省湿地保护在全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广仁评价说。

  在一些获得“抢救性”保护的湿地内,“北大荒”的原始风貌和生态作用开始恢复。官方数据显示,去年黑龙江退耕还湿面积超过10000公顷。湿地的保护和恢复使当地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得到保存,对周边农业区域的局部气候也产生调节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只有依靠湿地生态涵养才能让‘北大仓’风调雨顺。”三江自然保护区宣教负责人吴智夫说,目前对于三江地区农业生产来说,一般年份很少有干旱、内涝等灾害,这与大面积湿地调节区域气候、涵养水源等作用密不可分。

  在“保湿”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黑龙江也用实践证明,保护湿地与粮食生产并不矛盾。黑龙江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农机投入,调整种植结构和增加科技含量等举措,实现了粮食总产“十连增”,2011年一跃成为全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

  而中国率先在黑龙江进行的“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也将对“保粮护湿”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从丹顶鹤的故乡扎龙湿地到东方白鹳的“天堂”洪河湿地,从小兴安岭之脊上的乌伊岭湿地到中俄边境的珍宝岛湿地,从游人如织的鹤鸣湖湿地到人迹罕至的美溪湿地……“美丽中国”湿地行大型公益行动采访团历时半个月,踏访黑龙江近20个重要湿地,在被各种形态的湿地风光所迷醉的同时,也因湿地保护取得的成果而振奋。

  然而,当地的湿地保护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一个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是突出问题。记者了解到,多数湿地资源丰富的地方都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转型压力大,民众“垦荒”即破坏湿地的冲动依然不小,政府保护湿地通常要“顶着一定的压力”,亟需国家或省级财政加大补贴力度。此外,目前尚无全国性的湿地保护立法。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