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医疗改革不能仅把患者“限”在基层

01.09.2014  16:17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9月1日电(记者张玥)为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鼓励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控制不合理的越级诊疗,9月1日起,黑龙江省全面实施新农合分级诊疗管理,并推出“限治病种”制,争取做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急、危、重和疑难杂症到三级医院”。

  通知规定,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高血压、偏头疼、冠心病、盆腔炎等30种常见病需在乡(镇)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报销比例为95%,在其他医疗机构报销10%;心肌炎(急性期)、急性阑尾炎、脑梗死、脑血栓、甲亢、肩周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50种常见病需在县(市、区)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报销比例为75%,在其他医疗机构报销10%。私自越级转诊的将不予以报销。

  此《通知》一经发出,引起了社会广泛热议。很多市民关注,基层医院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基层群众难享优质医疗将成为主要矛盾,基层医院医生水平和医疗配备参差不齐,基层医院能不能看得了病?

  黑龙江省富锦市民侯宇的父亲前几天体检时查出心电图不正常,被怀疑有心梗迹象。70多岁的老父亲可能患上了心梗,这可急坏了一家人,全家召开了紧急家庭会议后,决定带老父亲到哈尔滨市的哈医大一院就医。

  “同样都得折腾,我不如找个更好的医院。我们这的医疗水平不行。”侯宇告诉记者,一年前,他的老父亲胆结石发作,后背疼痛,呼吸困难。家人便把老人送到当地的乡镇卫生院就医,医生检查后怀疑老人可能是心梗征兆,以“无抢救能力”为由让老人转到市里的医院治疗。一家人连夜赶到了佳木斯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胆结石。

  “从那以后,我们可不敢相信镇里的医院,水平根本不行。我们这的人看病都去佳木斯或者哈尔滨。”侯宇说。

  像侯宇一样“心有余悸”的人不在少数,不肯选择基层医院看病,一方面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生资质、医疗设备有疑义,另一方面,就是交通的限制。

  基层医院人才基础薄弱,技术水平偏低,群众满意度低,地域差别比较大。基层医院既缺少技术性人才,又缺少管理人才。其次,基层医院功能定位僵化,导致医院发展困难。

  2014年起,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将连续3年为基层乡镇卫生院选派3000名医学院校毕业生,以改善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有效解决农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同时,还配套出台相应的人才培养政策,启动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计划等措施,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和服务能力。

  专家认为,归根结底,想让患者对分级诊疗“买单”,关键是要让优质的医疗资源在基层得到共享,让基层医院的实力“”起来。只有基层医院的技术和服务让患者满意,分级诊疗才能让患者自愿留在基层。(完)(编辑:李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