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致我省390.3千公顷农作物受灾 专家支招农作物灾后恢复

03.09.2016  11:34

  受今年第10号台风“狮子山”和温带气旋共同影响,8月29日至8月31日,我省东南部地区出现大风和强降水天气,导致我省东部地区部分农田出现倒伏现象,个别地块出现内涝。据民政厅报告,哈尔滨、鸡西、鹤岗等9市46个县(市、区)45万人受灾,近3000人需紧急生活救助;近200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90.3千公顷,其中绝收44.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1亿元。为全力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9月2日,省农委组织农业专家进行了专题座谈,提出具体技术指导意见。

  玉米:水淹地块要全力抢排积水,恢复玉米根部呼吸活力;对遭受涝灾严重导致生育延迟的地块,有条件的可在叶面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收获前15天,有条件的地块可将玉米脱水剂喷施于活秆玉米棒三叶处,促进玉米提早脱水成熟;去除空秆、病株、无效穗和老化底叶,特别是受水淹后已失去功能的老化、枯死底部叶片及时打掉,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在玉米蜡熟后期,进行站秆扒皮晾晒,促进玉米脱水,提高玉米成熟度和品质;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在冷空气来临前,采取烟熏、喷雾、覆盖等办法防御可能出现的霜冻,确保作物安全成熟。

  水稻:出现倒伏的地块,要立即排净田间积水,以免因水浸泡产生霉烂和发芽,降低水稻品质和产量;水稻倒伏角度大于等于45度(茎秆与地面)的不用扶直;对于全倒的(即趴窝的),要扎小把,不要捆得太紧,过紧会相对减少叶面积,影响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也可用木杆或绳子支起,或4~5穴捆在一起形成一个“松把”的方式,增强通风透光能力,降低倒伏造成的损失。采取浅、湿、干的灌溉方式,蜡熟末期停水,黄熟初期排干,起到“以气养根、以根保叶”的效果,使水稻活根、活叶成熟。有条件的地块,可采取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补充植株养分、增强抗逆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提质稳产;割除池埂大草,增强通风透光,促进干物质积累,防止贪青晚熟;对于目前已进入蜡熟中后期的倒伏地块,视其成熟和田间生长情况,可适时提早收获并实行单收单储,以免影响水稻品质。

  大豆:全力抢排积水,及时排净,恢复大豆根部呼吸活力。有条件的可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制剂,迅速补充养分,增强植株抗逆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成熟;要拔净田间大草,既有利于通风透光,又促进作物早熟,并有效减轻下年草荒危害。(作者:宋晨曦)

(责任编辑: 郑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