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养老,只适合部分老人

13.04.2016  10:28
  春节之后,苏州的房价像坐上火箭一样噌噌噌地往上蹿。不少脑筋活络的老年朋友又开始有了一丝冲动:毕竟现在一套房“高位套现”后能有两三百万,用它来享受,晚年的生活能有质的飞跃。然而这样的“好事”是不是每个老年人都能接受,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出手一套房潇洒三十年

  生活有人照料,做饭洗衣不用操心,每年还能出远门旅游一两次。这样愉悦地“乐享晚年”,对74岁的朱良华和老伴邹瑛来说,已经计划了好几年。现在,老朱有个“时髦”的想法———卖房养老。他和老伴有一套90平米的房产,目前的市值近两百万元。

  老朱给笔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姑苏区普通老年公寓一张床位的价格在2500元左右。如果是夫妻包房,算上吃饭,一年的花销大约在7万元左右。200万元,可以生活将近30年。

  绝大多数老人不接受

  为了帮朱老伯这个忙,笔者也详细论证卖房养老的可行性,并得出结论:“确实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上网查询后,笔者发现,虽然这种养老模式出现已经有数十年,但在中国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2015年,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卖掉房产住进昌平一家养老院的消息还引起了全国大讨论,不少人认为,钱教授的做法潇洒是潇洒,但暂时不具备普适性。

  笔者联系到家住彩虹新村的一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罗阿婆,目前她住在街道公办养老院里,已经在这里住了4年了,每月的护理费、伙食费等在2300元左右。罗阿婆每月有2800元左右的退休金,她委托房屋中介机构,把自己家的两室一厅的房子出租出去,每月房租是2200元。对于卖房养老,或者将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做法,罗阿姨说这种办法她并不赞同,“现在这样,我只是委托给房屋中介机构,房子还是我的,我心里有退路,我想回家住的时候,还可以回家住,多好。”

  卖房养老,只适合部分老人

  “卖掉房子以供养老人还是很少的,大多数老人还是将闲置的房产出租或者留给子女。”苏州康福护理院护士长李沙丽表示,在“养儿防老”观念仍根深蒂固的今天,房产还是不少家庭中维系老人与子女关系的一个重要粘合剂。从老人的角度来说,房子将是对子女尽孝的一个回赠,可以弥补老人心理上对子女付出的愧疚感,对子女来说,房产也可能是其孝敬父母的一个物质激励和精神安慰。

  李沙丽说,对于部分没有子女或子女对房产继承需求并不迫切的老人来说,卖房养老应该比较容易实施。“从整个养老服务体系来说,这种方式只是众多养老模式之一,不可能适合所有的老人。”

  朱晓奕

编辑: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