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岗区“五+”模式引领志愿活动广泛开展

10.03.2017  12:44

建设志愿者服务站点、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构建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体系……近年来,南岗区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把做好志愿服务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有益探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建设,努力构筑志愿服务平台,精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强化创新志愿服务宣传,通过实施覆盖性+品牌化、规范性+制度化、多样性+立体化、创新性+常态化、广泛性+长效化“五+”工作模式,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南岗区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突破25万,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让“文明之花”在冰城美丽绽放。

志愿服务品牌化引领良好风尚

近日,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文明办、南岗区委宣传部、南岗区文明办等部门举办的哈市“弘扬雷锋精神学习道德模范”事迹报告故事会巡演进社区暨志愿服务集中活动在哈尔滨市少年宫举行。活动中,全国优秀志愿者、中国好人榜好人孟广彬、王晓明、王正旺、赵晓春在会上分别演讲,27年义务修鞋12万余双、10年累计无偿献血76800毫升、驾驶爱心助老车“随叫随到”、9年为3.2万名农民工义务讲课260余堂……生动的事迹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在随后的道德模范“传帮带”环节中,哈尔滨市10名道德模范代表与南岗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南岗区依托南岗博物馆、雷锋精神展览馆、舍得屋、友善墙、残疾人托养中心等130余个志愿服务阵地,每月5日、15日、25日以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为主题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南岗三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南岗区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载体。今年,南岗区把此项活动的内涵进一步拓展延伸,引导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和广大志愿者每月抽出三天时间深入社区,与社区制定活动计划,并将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记录在“爱心银行储蓄卡”上,满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同时鼓励更多的人主动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也作为考核各专业服务队伍的依据,有效推动南岗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向组织化、专业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2016年,南岗区在全省创新开展地铁志愿服务项目,成立了14支地铁志愿服务分队,组织300余名志愿者开展文明引导、帮助购票等志愿服务5000余次。燎原街道成立全国首家的士语音e支部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组织120余名志愿者开展帮扶低保老人、无偿接送残疾人就医、到敬老院开展捐赠等志愿服务活动,义务献工累计1500余小时,爱心里程达1万余公里,为社会捐款捐物价值4万余元。

拓展阵地推进制度化建设

南岗区充分利用南岗博物馆、雷锋精神展览馆、舍得屋、友善墙、残疾人托养中心等130余个志愿服务阵地的宣传、教育、帮扶的功能,分层次、分类别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建立了11个志愿服务工作群,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达1146人,建立完善了工作考核、志愿培训、网上注册、奖励等制度,加大目标管理和服务指导的力度。

南岗区还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创城工作目标考核方案,志愿服务工作占百分考核的12分,实现年初有规划、年终有考核,极大地调动了最广大基层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培育了广大志愿者的责任意识、成就意识、荣誉意识和价值追求,使志愿服务真正成为广大志愿者乐于参加、主动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释放了志愿服务工作的活力和创造力,实现了志愿服务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南岗区创新建立志愿服务供需机制,实现志愿服务“无缝对接”。通过建立“志愿服务需求采集”及“志愿服务项目告知”机制,在全区20个街道157个社区开展了居民服务需求调研,采集了社区居民的志愿服务需求,并进行分类汇总,同时将区域内专业志愿服务人才、志愿服务项目也进行了优选,再以“公告”向社会公布社区居民需求和专业志愿服务项目,制作南岗区2017年20项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公示表和157个社区专业志愿服务需求明细表下发全区,切实解决了“服务愿望”和“居民需求”的有效对接,有效提高了全区志愿服务工作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志愿服务实现常态化

为充分发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感召力和示范效应,南岗区用心打磨志愿服务品牌,创新志愿服务载体,以建设马家沟河沿线丽水公园亲水生态休闲经济带为轴,深入开展“文明与我同行”系列活动,深化“南岗三日”、“十队进社区”、“爱心6+1”敬老、“文明交通从我做起”、“清楼道、净庭院、美社区”等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协同推进常态化工作模式。南岗区现有416个志愿服务站,25万注册志愿者,5万星级志愿者,152支星级志愿服务团队,实现了志愿服务网格化、全覆盖。成立了卫生、环保、文化、科普、法律、心理等20余类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推进了专业志愿队伍进社区,广泛开展精准服务,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

3月3日,南岗区广泛发动南岗法院、工行革新支行、哈尔滨骨伤科医院等各级文明单位,整合了区域黑龙江大学和消防部队,组织医疗、心理咨询、群众艺术、法律宣传、金融服务队、交通引导、禁毒消防、税务电力等12支专业志愿服务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集中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咨询,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依托人才优势,面向各社区文艺志愿者开展鱼皮画、布艺等非遗手工制作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根据居民需要,举办知识讲座、巡回展览、文艺演出、阅读推广、书画比赛等主题活动100余场次,受益群众3000余人。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活动多样化。南岗区文化馆被授予哈尔滨市文化志愿者之家、南岗区博物馆被授予哈尔滨市文博志愿者培训基地荣誉称号。

(来源:南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