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岗区综合实力投资潜力四次蝉联前五十

30.11.2016  02:34

  日前,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南岗区除入围首次设立的全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以及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榜单外,在全国662个市辖区中,今年又跻身“综合实力百强区”第41位,比2015年度排名提升7位;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中排名第11位,保持着2015年度的良好名次。从2013年至今,已连续四年蝉联综合实力、投资潜力“双百强”榜单。

  近年来,南岗区坚定“产业强区、项目富区、文化立区、科技兴区”的发展方向,着力构建了“一个地铁轴线、三大商圈、五条经济带、六个园区”的“135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通过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不断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走出了一条质量高、效益好、结构优、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振兴老城区发展之路,促使南岗区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的名次逐年晋升。

  激活新动能,GDP规模领跑全市

  2016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的评估体系,主要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大方面的4个指标进行评价。南岗区2015年GDP总量已达937.3亿元,占全市的16.3%;今年前9个月的GDP总量达720.8亿元,占全市的17.8%,GDP规模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75%,成为哈尔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

  今年4月,全球首款耐寒电动乘用车研发生产基地等9家石墨烯及相关产业项目集中落户南岗产业园区,总投资达186.1亿元;7月,南岗区以“2016创·益高峰论坛暨公益博览会”为平台,促成了涵盖七大领域的32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150.5亿元;在11月份举行的2016年秋季南岗区产业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总投资达383亿元的34个产业项目又集中落户南岗区……

  “南岗区一直将产业项目作为‘一号工程’推进。”据南岗区委书记梁野介绍,随着一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农业、“互联网+”为主的成长性好、拉动作用强、集聚创新活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集中落户,加速了南岗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新字号”产业集群的快速崛起。

  为不断激活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南岗区依托科教资源优势,建立“高科技产业经济带”,搭建了多种创业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建设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搭建了资本与市场、线上与线下、虚拟与实体、投资与贷款联动的金融全产业链条和服务平台;建设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南岗区还抢抓哈尔滨建设对俄中心城市机遇,建设对俄电子综合商务区,引进跨境电商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跨境B2B、B2C等业态。

  按照总体规划,2016年,南岗区共谋划推进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52个,项目总投资784亿元,其中13个项目被列入省市重点产业项目。截至9月末,全区产业项目开(复)工率已达100%,全区上下已形成“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凝心聚力抓项目、全区上下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聚力“”标准,“幸福社区”示范全国

  近年来,南岗区以“凝聚建设合力、打造幸福社区”为主线,通过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等行动,不断增进民生福址,2015年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533元和16143元。

  为满足民生需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南岗区按照“每年增幅不低于13%”的比例,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坚持用“”的标准建设社区、用“”的责任管理社区、用“”的情怀服务社区,把社区打造成群众满意、示范全国的“幸福家园”。

  为使居民能在家门口就近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南岗区探索建立了社会事务受理“1+20+N”工作模式,即将涉及区直19个委办局的56项审批和服务事项的受理权,纳入“1”个区级审批服务平台,下放至“20”个街道、乡(镇),下沉到“N(27)”个中心社区,建成“一口受理,内部流转,网上传输,协调办理”的新模式;为实现社会事务“一网管尽”,南岗区建立了社区建设“网格化”工作机制,将全区169个社区划分为831个网格,以119个视频镜头、31台视频车、172名监督员、7000名社区小组长(网格信息员)为采集主体,快速高效收集、甄选、上报、处置网格内涉及民生事务的信息,目前社区治理问题发现采集率从30%提高到90%以上。

  南岗区还投入3亿元在全省率先启用“中国社区”标识,实施标准化、模块化千米社区建设,目前千米中心社区从6处增加到27处,169个社区全部达到使用面积300平方米的标准,649个庭院旧貌换新颜,新建和规范“365+24民生诉求接待站”199个、卫生服务站24个、社区法律诊所108家,推广了“老街坊工作室”“爱心超市”“老年人日间照料室”等50个具有影响力和示范力的社区服务品牌,搭建了满足居民不同需求的服务平台。

  近年来,南岗区先后投入2.81亿元,累计建设、改造基层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站室171个,为各级文化中心配备价值2500万元的图书、电脑、乐器和音响等设施设备,在全省率先建成“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和“10分钟健身圈”,每年开展各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300余场;为推进“网络养老院”建设,南岗区还为辖区老人打造了“一键通”智能服务系统、可穿戴远程监控设备等信息化居家养老模式,增强了辖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营造“磁力场”,“生态”宜居引凤来

  2016年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从规模效应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5个指标评价区域投资潜力。南岗区作为哈尔滨经贸中心,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围绕科技创新等战略谋划,政府投入真金白银为企业搭建众创空间、孵化器、总部经济大厦等创业置业平台,为推动重点项目早落地、早达产、早增效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促使南岗区连续多年保持“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第11位的佳绩。

  自主研发“生物复合酶”系列专利产品的北京中科圣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在南岗区投资2500万元建设了黑龙江省复合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董事长于凯波告诉记者,公司原本计划在无锡或大庆设立国内首个复合酶专业研究机构,后经南岗区政府邀请考察,发现政府领导思维敏捷、深谙科技、态度诚恳,工作讲效率有方法,让企业来了就真心想留下。

  “我们放弃了医院、宾馆等项目的合作,本着政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将南岗区优势地段的闲置楼盘改造成新材料孵化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免费为企业提供房屋、创业资金等扶持,营造特色招商品牌。”梁野说,南岗区始终把招商选资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实施“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断强化招商意识、创新招商方式,全力开展精准式招商,切实提高了招商成功率。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副院长乔钢曾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虽然我们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水下人才培养基地,但由于缺乏营销意识和经营经验,导致过去二十几年研发的一系列国际领先技术成果都没有走入产业化轨道。”乔钢说,是南岗区政府帮他们开启了产业化大门,从厂房提供到公司各项业务指导,从政策扶持到运营初期的资金支持,在南岗区政府的积极帮助和协调运作下,哈船海信高科技公司终于诞生了。

  近年来,南岗区按照“法定授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能为,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全力落实“三张清单”制度,努力为企业营造“你投资、我服务,你发展、我铺路,你有难、我帮助,你受益、我保护”的“洼地效应”,深得企业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