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印记 精神之传承 ——“尘封半个世纪的珍品展”巡礼

04.12.2014  18:20

      哈工大报讯(  陶丹梅/文)哈工大博物馆在开馆一周年后,又推出了专题展览“尘封半个世纪的珍品”,展出的是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哈工大师生的教学笔记、课堂笔记、实习报告、毕业设计和作业等,其中20世纪50年代的占绝大部分。在这个幽静的展示空间里,常有一些参观者,面对这些历经半个多世纪岁月的洗礼、纸张泛黄的历史珍品,思索、敬赏、细细品味:每一页纸的字里行间,都刻着那个时代传统的印迹,融入了哈工大人的血脉与灵魂……
      记忆传统 足见真功
      “尘封半个世纪的珍品”200多件展品是按年代顺序展出的。让人惊讶的是在这里竟然有非常珍贵的90多年前学生的手迹:
      1921年铁路建筑科学生的绘图作业、1921年铁路建筑科三年级学生文森特•弗拉基米尔的大地测量作业、1922年铁路建筑科学生И•科科列夫的素描作业、1921年~1922年电气机械科一年级学生V•萨夫奇士金的内摆线绘图、一年级学生А•切尔纳文的绘图作业、一年级学生的摆线图作业和一年级学生王树强的课程设计……
      每一件都是不可复制的记忆历史的遗存,哈工大历史的起源就从这里开始。90多年前,展品的主人风华正茂,如今却已物是人非。他们留下的手绘图虚实相间、细腻精美、浓淡适宜,笔记上手写的俄文优美流畅。
      1920年建校之初,学校里俄国、犹太、波兰等国家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学生接受的是西方早年的高等教育。在博物馆筹建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首任校长、著名大地测量专家和道路交通工程师A•摄罗阔夫教授为首的第一批18名教师的名单,他们均为俄籍,大都有留学或执教德、法、英的经历。校长本人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渊博的知识,并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建校后学校又陆续有一批资深教师任教。他们是在土木建筑、电气机械、道路交通、桥梁和材料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有着丰富的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这其中就有曾设计过老土木楼和建筑学院教学楼的天才建筑师П•C•斯维里多夫与才华出众的工程师和教育家B•A•巴里,他们两位还设计了哈尔滨地标性建筑景观——霁虹桥。他们培养了一大批著名建筑专家:1924年第一批毕业的中国优秀学生王守先,设计了哈尔滨极乐寺的藏经楼、鼓楼和钟楼;1924年毕业的铁路建筑科学生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卡尔贝舍夫是很有影响的建筑工程师;1926年入学的被称作“塔王”的巴基奇,设计了哈尔滨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碑和哈尔滨青年宫等;1928年毕业的尤里•维塔利耶维奇•斯米尔诺夫,设计了哈尔滨果戈里大街著名的景观建筑——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其协助设计者舍尔巴科是那个年代的学生,他的《建筑采暖与通风毕业设计说明书》也在这次的展出之列。
      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展品中,有几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是我们熟知的,他们的作业和笔记也在其中:
      孙运璇,曾任台湾“行政院”院长,1927年~1934年在预科和机电工程系学习。毕业时俄国教授们一致通过他的毕业论文并打了“满分+”的分数,孙运璇以当届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机电工程系。博物馆专门给孙运璇设了展柜,将他在母校读书时的教材和笔记展出来。现在由哈工大博物馆提供的孙运璇的一部分展品又送往台湾,将于2014年底在“孙运璇纪念馆”展出。
      1929年考入哈工大建筑学专业的任震英,在校期间是个反满抗日活跃的学生领袖,是中共满洲省委的地下交通员。他的两幅手绘设计作业的精致让很多人赞叹。他是兰州市城市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我国著名城市规划设计大师,1990年被授予“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城市规划类只设一名)。熟悉哈工大历史的老校友说,在博物馆能看到任老先生的作业,真是没想到啊!
      哈工大的老建筑学专业,培养了一批中外著名建筑设计大师。1944年毕业的李光耀是其中之一。他的代表作品有哈尔滨友谊宫、工人文化宫等保护建筑。参与设计的哈尔滨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已成为哈尔滨著名的地标性景观建筑。他的设计图纸,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一些年长者面对这些工整的手写笔记、行云流水般优美的俄文,默默地浏览很长时间,或许他们对这些历史印迹有诸多感慨,或从字里行间体味岁月沉淀出的学校优良传统的精髓……
      规格严格 见证传统延续
      20世纪50年代的展品占绝大多数。虽然那个年代的许多人、许多事我们常有耳闻,但时间跨度却超过了60年。封存了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笔记、备课笔记、课堂笔记和作业等,字字句句仍清晰可辨,唤起人们对哈工大历史的记忆……
      在博物馆筹建期间,一些教师、校友拿出了跟随他们半个多世纪、保存完好的笔记,让我们十分感慨。它们并非贵重之物,但却能保存至今,用他们的话说,这么多年他们走南闯北,历经“文化大革命”、多次搬家,扔掉的东西很多,但这些笔记却一直保留着。因为它记录了他们的成长和奋斗历程,尤其是见证了哈工大教学的优良传统。他们保存的是那段历史,留恋的是那段岁月带给他们的历练……
      我们在此可浏览一部分或中文或俄文不同专业的笔记:1949年颜景田的《苏联专家关于对改进普通和预应力钢筋结构刚度和变形计算的建议》笔记、5322-2班谭欣熙的《交流电路》笔记、1950年~1956年张晓漪的专业基础课笔记、1954年邵卓民的《材料力学》笔记、1954年王延久的《铸造车间设备》等课堂笔记、1955年宋维公的《高等数学》课堂笔记、1956年袁盛治的毕业论文、5825-2班李春恕的课堂笔记、1955年朱吉君的《机械制造工学》学习笔记、1960年~1970年青年教师唐棣的教学笔记和备课笔记、58-1班张天祝的《理论力学》作业等、5961-2班翁祖泽的《微转电机》笔记、5922-2班赵砚石的《空间解析几何》课堂笔记、王尔智的《电机学》笔记、5931-2班学生王宗禹的《飞机强度计算》课堂笔记、5922-2班谭铭文的《传热学》习题本和课堂笔记等、6095班钱仲青的《金属材料熔焊工艺学》等课堂笔记、王克明的《金属切削机床概论》等课堂笔记、王宝贞和吴从炘的教学笔记、60年代青年教师杨乃宾的教学笔记……
      无论是教学笔记还是学生的课堂笔记,他们都伴随主人见证了哈工大的一个个历史瞬间,“讲述”着难忘的故事——
      1948年入学的孙玉琦的日文和英文课堂笔记,见证了新中国建立之初哈工大学生翻译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这段历史后人知之甚少。1949年新中国建立初期,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大批苏联专家和顾问来到中国援建。因哈工大是俄语授课,预科班的学生练就了一口流利的俄语,国家建设亟需大批俄语人才,于是哈工大先后抽调200多名学生担任翻译,他们个个活跃在祖国建设的第一线。中国空军最早分别在哈尔滨、长春、沈阳、锦州、济南、广州建立了6个航校,其6个翻译室的主任都来自哈工大;统领空军800翻译的第一大翻译科的两任科长也出自哈工大。当时哈工大的学生翻译为空军、工业、铁道兵和海军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哈工大博物馆专门陈列了这段历史。
      1956年青年教师黎克的《电工原理》《电机学》和《电工基础》几本珍贵的“备课笔记”和“背”课笔记,这可是50多年前黎克从火中抢出的“宝贝”。1964年的一天晚上,黎克正在家中备课,突然房顶着火了,火势蔓延很快,大家边搬贵重物品,边撤离,黎克立刻将几本笔记夹在腋下,急忙跑到院子时,正赶上高铁副校长迎过来问:“你家东西怎么样?”黎克指指夹在腋下的笔记说:“没事儿,东西都在这儿!”说得大家先是一愣,然后又都笑起来……从火口中“抢”出的教学笔记,她珍藏了近半个世纪。在火烧家门时,她首先想到的是学生的课不能耽误,足见一位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和高尚师德。
      这些珍贵的笔记字里行间透着那个年代教师和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和学习态度,是学校优良教风和学风的强有力的佐证,它见证了哈工大20世纪50年代“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传统和哈工大师生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精神。
      由展览引出的话题——严格,奠定校训基础
      此专题展引发了几位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老“八百壮士”说不完的感慨,他们用自己的奋斗历史诠释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印证了那个年代留在他们心底的难以磨灭的记忆。
      获得2013年度中国水业人物最高奖“终身成就奖”的张自杰教授,1946年进入哈工大学习,1953年留校任教。他回顾当时的学习生活时说:“本科的基础课难度比较大,要用俄语学高等数学,因此大家上课都不敢溜号,下课互相对俄文笔记。材料力学没教材、没参考书、没专著,这方面的参考书图书馆也只有一本。周日图书馆不开,我们提前借出来,周一就赶快还回去。大家的学习很紧张,考试一考就是连续一个月,3~4天考一门,考试中间是考查课,如果考查课不及格,就不准参加考试。尽管那时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困难,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大家的工作和学习劲头都很足,情绪也很高,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当严格。”
      “优秀教工李昌奖”获得者周定教授说:学校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苏联专家亲自带我们跑几个化工厂,参观工厂清洗设备的全过程,我们都看得很清楚。那时我边读研、边教课,每次预讲、讲课,苏联专家都来听,讲后要总结。专家非常认真地告诉我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思路、要提出什么问题。因此,我的课很受学生欢迎。苏联专家在教学上严格要求是有目共睹的,给青年教师树立了样板。当时我比学生大不了一两岁,上课不能随便讲,连上课穿什么衣服苏联专家都要管,因为怕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不能破坏师道尊严。每次上大课200多人,全体学生要起立,我给学生鞠躬,之后再上课。那个时期严谨的教学过程,培养了我们这一代年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李昌校长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凝练出来,成为哈工大的治学传统。
      1948年从上海交大毕业的袁哲俊,随东北招聘团来哈,是1949年哈工大研究生班第一批学生之一,并留校任教。他试讲的课,苏联专家都是一次通过。他对哈工大严格培养教师和学生有着很深的体会。袁哲俊教授说:“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是李昌校长从苏联专家的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我曾跟5位苏联专家学习过,他们给学生讲课不照讲稿,亲自带学生实习,做毕业设计,提的问题由浅入深,对错误绝不放过。他们对图纸要求非常严格,一次次修改,有问题用铅笔划个“○”或打个“?”。学生说,这样记忆深刻,以后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对教师的影响很大。严格培养的学生很受社会欢迎。“回想起来,那种经历很特殊,一边学新东西,一边要求你讲出来,既是一种强化学习,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苏联专家严格的科学作风。‘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传统,正是从苏联专家严谨的科学作风中积累下来的。这种严格的作风就成为我校的传统。”袁哲俊教授说。
      正因为有那段难以忘怀的特殊经历,那一代哈工大人才格外珍惜这些笔记、作业和设计,并保留半个多世纪。它们不仅仅是一件不可再生的收藏,还是有灵魂、有品格,是记忆深处的一种精神传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见证的是哈工大的办学理念,传承的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是这个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哈工大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师。哈工大规范严格的管理,严谨的教学和学风,从这些师生的手迹中便可见一斑。这为哈工大的发展,为形成“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张东杰 来源: 哈工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