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走特色脱贫之路

26.10.2016  19:18

图为民俗村里的特色东北人家。黑龙江日报记者高明摄

  董云峰 黑龙江日报记者董新英

  黄崖子——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村落,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用归田园居式的旅游资源讲述着不平凡的脱贫之路。

  日前,记者走进距离兰西县城6.5公里位于兰西县兰西镇永久村的黄崖子民俗旅游文化村,一进村,便感受到浓浓的民俗气息。小村屯也有景观大道,大道两旁是形态各异的民俗塑像,每一处都惟妙惟肖地表现着民俗文化,讲述着东北民俗,精致灵动。沿着景观大道漫步,乔家大院、炮楼、乔家菜馆、知青点、休闲农庄、东北民俗文化博览馆……一路走来,每一处都引人驻足细看,流连忘返。黄崖子屯发展旅游,是走在兰西县前列的。

  小村里居然建起了东北民俗文化博览馆,而且馆藏丰富。走进馆内,颇有年代代入感。记者看到馆内从东北方言和东北习俗的展示,到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展品4000余件。老高说,2007年,这个展览馆建成,这些展品都是“集”来的,都是村民的私藏,到处“淘宝”才凑了这些原汁原味的展品。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个人,就是“老高”。老高叫高维国,现任兰西县副县长。老高对黄崖子景区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2001年,高维国时任兰西县兰西镇书记,那时他就提出要发展旅游的思路,当时很多人觉得老高可能是脑子坏了。他带着干部和党员在黄崖子屯大刀阔斧的搞旅游,没想到,越搞动静越大。随着东北民俗文化博览馆建成,2009年,黄崖子建成了乔家大院,现在这里已成为青少年学礼、知礼、行礼的体验馆。在乔家大院附近,乔家菜馆装修考究,是黄崖子屯最早开启的农家乐。老高说,让游人来得有吃饭的地方啊,最初黄崖子屯是没有饭店的,他就劝这个村的老支书付少贵开农家饭店。“村里的小卖部都是勉强活着,谁能来吃饭?”老付的爱人提出强烈反对。老高硬劝,老付坚持,第一家农家乐开起来了,后来子承父业把乔家菜馆越做越大的是老付的女儿。如今老付家的乔家菜馆可是村里规模最大的农家乐,上客率很高。

  小村发展起了旅游,最受益的是村民。这两年黄崖子屯的村民因旅游而受益。采访中兰西县兰西镇镇长李春国对记者说,截至目前,黄崖子景区已经接待10余万游客,直接或间接带来600余万元效益。依托景区景点和公路沿线,鼓励引导贫困户利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将自家小园产的蔬菜直接出售给游客。今年,全村有100多户农户参与发展庭院经济。如今,黄崖子民俗村旅游日渐红火。

  今年,兰西人吕哲也回乡创业,承租村民房屋20栋,打造20家精品民宿。记者走进其中一栋民宿,院里栽种了农家小菜,吕哲告诉记者,这些小菜园都供游人采摘,品尝、采摘地道的农家菜,游人都爱这样的田园生活。就像《归田园居》中写道的那样,“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在黄崖子景区,小河在村边静静流淌,树林在河边幽静倒影。不同的是,黄崖子大多时候是热闹的,因为这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来访。

  吕哲重新打造的民宿改善了以前村民房屋破旧及旱厕等不便条件,屋内通上下水,室内有卫生间,每一床被子都干净卫生。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吕哲经营这些民宿,都从本村雇人,吸纳本村3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做饭的大师傅月薪达8000元,大多数村民月薪近3000元,村民最少每天赚60元。村民还自发在村里形成了市场,把自家的农产品都拿出来卖,增加了不少家庭收入。

  黄崖子发展起了旅游,村民纷纷转变思路,赚乡村旅游钱,从前泥泞的村落焕然一新,贫穷的村民也找到了脱贫之路。据悉,兰西镇黄崖子民俗村200多户贫困户通过家庭餐饮、住宿、采摘、旅游纪念品实现脱贫。

  在黄崖子村的村边,东北村落文化体验馆已破土动工,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老高说,建成后的东北村落文化体验馆将是全国唯一的集东北村落文化体验、展示、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展馆,复活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生产生活场景,用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讲述东北农村那些依稀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村落故事。

  (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孙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