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发展农业“海伦模式”打造黑土“寒地硒都”

30.06.2016  13:35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能直接导致癌症、心血管病等40多种疾病,间接导致400多种疾病。据统计,全世界有70%以上地区严重缺硒,我国约有三分之二地区严重缺硒。世界各地已先后掀起了补硒热潮,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上升为国家行为开展全民补硒行动,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公布法令规定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硒含量标准;国内硒资源开发应用也方兴未艾,各种富硒农产品及富硒生物制品大量涌现。伴随人们对富硒产品保健功能的认同,富硒农副产品备受追捧,市场优势日益显著,市场占有率逐年攀高,价格优势明显,开发富硒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农业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在松嫩平原发现的富硒土壤资源,而海伦市基本涵盖整个富硒带,地理位置极具优势为有效促进海伦市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近两年来,海伦市立足绥化市“寒地黑土”区域品牌优势,充分发挥位于松嫩平原黑土地核心区和松嫩平原富硒带核心区的两大“核心”优势,整合水利、土地、农作物、水利、旅游等资源,为此,海伦市专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挂帅的富硒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富硒产业开发办公室,对硒产品市场潜力、耕层土壤硒含量、人口寿命情况、资源叠加效应优势一一摸清,并对全市农作物富硒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全市富硒区域内采集大豆、水稻、蔬菜、山产品和牛奶等农产品及农副产品进行了硒含量检测,适时提出了打造“中国黑土硒都”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功能农业、开发富硒产业、打造高精产品、提升农业档次、促进富民强市”的开发思路,积极引导和推动全市富硒资源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布局,富硒产业开发稳步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做大做强富硒产业不仅能带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必将推动黑龙江省中部地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迈进,也将有效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

  在调研结果基础上,海伦市精准定位,确定了富硒产业开发战略。针对海伦市农业大而不强、工业杂而不壮、服务业散而不精的危困局面,海伦市将富硒产业开发作为富民兴市的主导产业,全面实施以打造“中国黑土硒都”为核心,以创建“绿色食品之城、商贸节点之城、生态宜居之城、文化魅力之城、创业创新之城”为支撑的“一都五城”战略,制定了《海伦市富硒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海伦市富硒产业2016-2025年发展规划》,准备通过推进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六化”模式,利用五年时间,将富硒产业打造成集生产、加工、物流、商贸于一体的富硒产业集群,建成全省最大、全国有影响的富硒产业基地。海伦市富硒产业开发工作引起了黑龙江省和绥化市的高度重视,目前,省、市两级已经分别将海伦市富硒产业开发工作纳入了全省和全绥化市“十三五”规划,为海伦市富硒产业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海伦市市委副书记、市长韩启彬指出:“海伦市是传统农业大市,过去一直遵循增产才能增收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国家去产能、去库存等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调整政策的实施,随着人们对农副产品需求从单纯解决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以绿色农业、功能农业取代传统农业已经成为市场大势,如何快速转型也成为了困扰和桎梏很多地区农业发展的难题。海伦市立足寒地黑土、绿色有机优势,紧紧抓住发现硒资源的这一重要契机,选准突破点,通过富硒产业的研究、开发,充分挖掘海伦市绿色、富硒、有机、非转基因农产品的健康性、功能性特质,突破了农业发展的瓶颈,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到新型农业的华丽转身。

  在推进富硒产业开发方面,海伦市综合硒土资源数据、产业结构布局、作物种植区划等因素,已落实基地面积100万亩,建设富硒产业基地核心区13处,建设水稻、大豆、菇娘、毛葱、大蒜、食用菌、蒲公英、葡萄、药材、籽鹅等富硒产业基地20个,并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向基地投放,努力建成精品高端富硒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到“十三五”末,基地规模将达到350万亩。同时,海伦市强化了富硒农副产品生产的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今年年末前,全市将建设质量可追溯系统160套,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质的飞跃,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打黑土富硒品牌,走精品高端路线”。海伦市利用绥化市“寒地黑土”公共品牌和海伦大豆、海伦大米地理标志品牌和证明商标,利用正在注册的“黑土硒都”集体商标等特色品牌,开发高端产品。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余种产品实现量产并上架销售,其中海伦富硒大米在京东商城售价24元/公斤,是普通大米的4倍。

  依托现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伦市辟建了150万平方米的富硒产业园,打造集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于一体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园中园”,聘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公共管理综合研究所、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园区规划设计,并综合考虑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企业的特点分类规划、合理布局,力求突出园区的功能性、实效性和前瞻性。目前,海伦市已与福建星源牧业、金冠园调味品、清美豆制品等10余家大型农副产品龙头企业洽谈对接,签订了意向性协议,合力开发富硒产业。与此同时,海伦市积极发动域内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开发富硒产品,培育打造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富硒龙头企业集群,涌现出以硒谷米业为主的富硒大米加工,以冬雪油脂为主的富硒大豆加工,以原野食品为主的富硒玉米加工,以昊源面业为主的富硒小麦加工,以中际农副食品、野泰食品为主的富硒蔬菜、野菜加工等19家龙头企业和共合甜菇娘、玉兰瓜菜等一批生鲜类富硒农副产品种植开发合作社,形成了全面开发富硒产业的浓厚氛围。另外,海伦市进一步强化了园区功能。园区内逐步建设农业物联网信息服务中心、富硒农产品展销中心、富硒农产品研发中心、富硒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农产品物流中心“五大中心”,促进园区功能配套,为入住企业的生产、销售、产品研发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农业物联网信息服务中心、富硒农产品展销中心和富硒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将建设完成,到“十三五”末,将全面完成五大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营。

  下一步,海伦市将进一步按照“产业共生”的理念,依据生态和经济规律,围绕“生态、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农户和企业的合力作用,发挥以农副产品天然富硒为主的综合资源优势,全力开发好富硒产业,增强农业竞争力,以打造“寒地硒都”为目标,形成以富硒种植和养殖产业为依托、富硒加工产业为支撑、富硒高新技术转化为突破,打造知名的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生态富硒产业发展聚集地,探索有效统筹城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农业的海伦模式。

  除此之外,海伦市还将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确保富硒产业得到进一步有效开发,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市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