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看过来冰城高校周边主阵地美食扫街攻略

26.10.2014  12:30

  

  吃货看过来冰城高校周边美食扫街攻略②

  ●“釜山美食”让你“扶墙出” ●“阿喆生煎”自诩东北最佳

  ●“周哥臭豆腐”一“臭”14年●“海贼王章鱼烧”打车去吃都值

  □文/摄本报记者周际娜

  “学府四道街”周边可谓美食云集,这仰赖于学生们挑剔的味蕾。在这附近有黑大、哈医大、哈理工、哈尔滨学院等四所高校,很多学生不仅爱吃而且相当会吃,很多新鲜小吃都是从这里传遍整个冰城的。在吃货们的眼中,“学府四道街”早已成了“美食一条街”的代名词,采访高校美食,哪少得了这个“主阵地”!

  本期周刊将推出“学府四道街美食”上篇,烤肉、炸酱面、肠粉、生煎、章鱼烧、臭豆腐……无论哪一样都能拿得出手,因为这些美食可都是经过四所学校、十万学子共同检验的,还有更多精彩值得期待哟!

  “吃课”须知

  课堂地点:学府四道街362号

  上课时间:9:30-21:00

  必修科目:炸酱面、烤五花肉、黄萝卜、糖醋肉

  学费:人均40元

  韩国炸酱面配上美味爽口的黄萝卜

  ★爱吃炸酱面的看过来——

  韩国炸酱面:

  好吃到让你舔碗

  大学毕业两年后,楠楠的嘴又一次被炸酱面黑糊糊的酱汁给糊住了,尽管吃相略显狼狈,她还是舍不得放下筷子,“就是这个味儿,惦记两年了,一点儿都没变!”这两年,楠楠一直在辽宁工作,最近才回到哈尔滨一家运输企业当出纳。她吃过很多家炸酱面,但总感觉没“韩国炸酱面”好吃,“这儿的味道最特别,酱料给的很足,但吃起来不会觉得咸,有一丝丝微甜在其中,拌上肉丁、土豆丁、蘑菇丁和洋葱末,简直就是绝配!”

  楠楠在朋友圈里发了几张照片,跟大学室友们“挑衅”:“亲们,我帮你们实现了两年来的愿望,不用谢。”很快,身在外地的7个室友,对她进行了“围攻”,“你在馋我,是不?”“等着哈,我们不到,你不许自己先吃”“一个人偷吃,你真是太坏了”……

  对楠楠而言,一碗小小的炸酱面里,承载着她们大学寝室的姐妹情义。当年在剑桥学院上学时,寝室里的八个姐妹性格各异,平时喜欢吃的东西也不一样,自从大二逛学府四道街,吃过韩国炸酱面以后,她们终于找到了共同的爱好。楠楠以前看韩剧,一直不太明白,不就是个炸酱面吗,为啥电视剧里的韩国人吃得都那么香,恨不得把碗舔干净,“吃完这家炸酱面,我突然知道原因了,虽然都是面,但味道还真是不一样。”

  楠楠记得,上大三时,有一回学校停电了。当时已经快到晚上八点了,室友们无事可做,本来打算躺床上早点睡觉,突然有人提议,“咱们去吃炸酱面啊”,大家一拍即合,在黑暗中火速套上衣服,打了两辆车直奔“学府四”,“大学四年,我们寝室没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那次说吃就吃的炸酱面,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还真是有激情啊……”除了炸酱面,楠楠的室友们还非常爱吃这里的烤五花肉,肥而不腻,有一股香浓的泡菜味儿。就连免费赠送的配菜——黄萝卜味道也相当不错,“我吃过很多韩餐店的黄萝卜,这儿的最酸甜爽口,口感非常脆。”

  常来吃炸酱面的吃货朋友们,想必对这家店的老板印象很深。那位酷酷的韩国大叔,常年穿着黑色西裤和白衬衫,在门口领位,有时,也会一脸严肃地在店内一圈圈巡视。楠楠望着韩国大叔下巴上若隐若现的白色胡茬,叹了一口气,“我上大学那会儿,吴秀波还没现在这么火,那时候我觉得‘型男大叔’就应该长成炸酱面老板这样!唉,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啊,这才两年不见,我的大叔都要变成大爷了……”

  让楠楠一直深感遗憾的是,“韩国炸酱面”里环境比较安静,不太适合喝酒,当年她们大学毕业时的那顿散伙饭不是在这儿吃的。不过,她回到哈尔滨工作后,已经和大学室友们约好了,等大家一起回哈尔滨聚会时,“第一站”就来这儿吃面。“我去火车站接她们,然后直接从哈站打车来吃炸酱面,她们说了,这种时候绝对不能心疼钱,早吃一秒是一秒!”

  ★文艺范儿吃货看过来——

  ★爱吃烤肉拌饭的看过来——

  后窗咖啡:

  黑大最人文的咖啡馆

  釜山美食:

  三道菜吃七年久吃不厌

  “吃课”须知

  “吃课”须知

  课堂地点:黑大家属楼10号楼(A区游泳馆斜对面)

  上课时间:9:00-22:00

  必修科目:拿铁、摩卡、盆栽咖啡、芝士蛋糕

  学费:人均40元

  课堂地点:学府四道街280号或370号

  上课时间:10:00-21:00

  必修科目:烤羊排、烤牛肉饭、石板鸡翅、玉米奶酪

  学费:人均35元

  尽管从黑大毕业五年了,饶拉(化名)休息时偶尔还会来后窗咖啡坐坐,找个靠窗的位置,来杯美式咖啡和一小块芝士蛋糕,打发闲散的下午时光。这是她和前男友谈恋爱时经常来的地方,分手后虽然爱情没了,但这个习惯却保留了下来,她尤其爱听客人进门时,踩在老旧地板上的那种“嘎吱嘎吱”的声音,觉得非常怀旧……

  和饶拉一样,很多黑大学生都有一种“后窗情结”。这家咖啡馆2006年开业,当时黑大附近有很多冷饮厅,而“后窗”是这里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咖啡馆。店主老朱告诉记者,后窗的英文是“Rear window”,事实上,除了出品好喝的咖啡,它还是一个有人文气息的空间,很多来这儿的客人,都怀揣着某种理想主义的小情绪。记者在一间小屋的书架上,看到了萨冈的《你好,忧愁》、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以及数不清的电影碟片。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奥黛丽·赫本的黑白照片,她在一个光线柔和的角落里,优雅地注视着这里的一切……

  作为省内知名的“咖啡达人”,老朱的咖啡技艺娴熟,当年为了学艺,专程去北京拜了一位在意大利留学多年的名师。这两年,老朱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咖啡制作的技巧固然重要,但一杯咖啡的品质,其实是由一粒粒生咖啡豆决定的”,为了获取最新鲜的原料,从去年起,“后窗”不再购进熟豆,而是自己炒豆子,让老朱备感兴奋的是,“这一回,咖啡的品质和新鲜度,终于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后窗”其实更像是一扇门,接纳了各种艺术形式,让各路文艺青年的灵感火花在这里碰撞。音乐、电影、诗歌朗诵,老朱记得,一群来自省内不同高校的“文青”,聚在这里写话剧,后来曾在话剧院正式公演过。黑大新闻学院学生的微电影首映式也设在这里,就连歌手曲婉婷大红大紫之前,也曾在“后窗”举办过小型的歌迷见面会……

  在大学生眼中,“后窗”是黑大附近公认的最文艺的咖啡馆,但老朱似乎对这种‘文艺’并不满意,“我希望‘后窗’不是一家文艺的咖啡馆,而是一家人文的咖啡馆,‘文艺’只是个人的一种情怀,而‘人文’则能影响他人,这才是一家咖啡馆最有价值的地方。”让老朱最欣慰的是,当年有两个喜欢“后窗”的大学生,一个是黑大的,另一个是哈师大的,大学毕业后,他们将属于自己的“后窗”开到了青岛和牡丹江,还专门邀请老朱前去“验收”。

  除了是“后窗”的店主,老朱也是黑大的特聘教师,在大学课堂里给学生们讲授咖啡文化选修课,上周六,还在省图书馆举办了一场咖啡讲座。此外,每天下午还在广播节目里传授咖啡制作技巧。虽然自己经营着咖啡馆,可老朱更热衷于教普通市民如何在家制作现磨咖啡,并向那些既没空泡咖啡馆又懒得煮咖啡的白领们,推荐自家的“挂耳式咖啡”,“一些人图省事儿,总喝速溶咖啡,这不太健康,如果不能常来‘后窗’的话,其实可以买包我们自制的咖啡粉尝尝,味道非常纯正,冲一杯,满屋子都是香气……”

  “喝咖啡不能仅限于在咖啡馆,它应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人们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老朱说,他的咖啡梦想是能让更多的哈尔滨人了解咖啡文化,“其实,品尝好的咖啡,跟喝红酒是一样的,希望有朝一日,大家能像品红酒一样,品出蕴藏在高品质咖啡里的芳醇真味。”

  (下转B03版)

  盆栽咖啡

  石板鸡翅

  顾客在“釜山”品尝美食

  很多黑大和哈尔滨学院的大学生们,想必对釜山美食记忆深刻。2006年刚开业时,它还只是开在服装城侧门的一家60多平方米的小店。“吃货”杨乐(化名)记得,2007年元旦那天,自从一个高中同学领她去过之后,那里的味道便彻底征服了她的味蕾。当时,釜山美食最火的拌饭是烤牛肉饭和烤排骨饭,杨乐每次点菜时都很纠结,“作为一个吃货,遇到美味就会变得特别没出息,每次吃完烤牛肉饭,我都会后悔没点烤排骨饭,吃完排骨饭,又会后悔怎么没来份烤牛肉饭。”后来,她一狠心,自己一个人点了两份饭,以至于每次都撑得扶着墙走出去,经常被同去的好友小宇嘲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后来烤排骨饭停售……

  2010年,上班第一年,杨乐每天特别忙,有将近半年的时间没去那儿吃过饭。后来再去时,发现服装城周边的小房子全都拆了,她和小宇差点儿急哭了,“我俩当时在那儿站了半天,一直叨叨,‘只要它家还在哈尔滨开店,就一定要把它给找出来!’”结果十分钟后,她们意外发现了已搬到学府四道街的“釜山美食”,而且还一连开了两家店,失而复得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进门时,我看见以前那个男老板就站在吧台旁边,差点儿冲上去跟他握手,哈哈,感觉就像找到了失散的亲人似的!”

  此后,杨乐无论多忙,几乎每隔半个月就要去釜山美食“报到”,而且每次都必点那老三样:烤羊排、烤牛肉饭、石板鸡翅。“那个烤牛肉饭,不知道是用什么酱做的,肉嫩酱香,基本每桌必点。烤羊排也很好吃,一尝就知道,没掺假,再配上两种蘸料,卷上生菜,味道非常赞!石板鸡翅也挺特别的,上面裹着一层白芝麻,口味儿比较重,有股浓郁的麻香味儿,吃着太过瘾了……”

  杨乐听过一句话,是形容爱情的,“喜欢是乍见之欢,爱是久处不厌”,不过她认为,用它来形容爱吃的美食也挺贴切。算起来,釜山美食的这三道菜,杨乐已经吃了七年多了,还没吃腻,凡是身边关系密切的亲友、同事都被她带来过。“我在这儿过了好几个生日,也在这儿送走过很多去外地学习、工作的朋友和同事。有朋友取笑我说,‘是否领人来这儿吃饭,已经成了检验是不是闺蜜的标准之一’。”

  这几年,杨乐和她的朋友们工作很忙,大家很难凑在一起吃顿晚饭。有时候,她会一个人来这儿吃饭,很“矫情”地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状态:姐不是在吃饭,姐是在咀嚼回忆!杨乐说,有些食物不仅能填饱你的胃,还能抚慰人心,在这些熟悉的味道里,有她想念的人和难忘的记忆,“现在哪怕是我一个人坐在那儿吃东西,也不会觉得孤单”。

编辑:陈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