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控烟立法倒退 3000名人吁请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17.06.2016  14:12

  史上最严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在过去的一年中执行的很成功,是目前公认的最接近WHO公约要求的法规,它的成功给出一个最起码的信号,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是可行的,但是放之到《全国公共场所控烟条例》上,却出现了周折。

   公共场所禁烟被偷梁换柱

  近日,关于正在制定的全国《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据悉,目前向各省征求意见的《公共场所控烟条例(草案)》与19个月前在国务院法制办网站上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动,草案中室内公共场所设置吸烟区的规定,引发了各界热议。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许桂华在6月16日的控烟论坛上表示,“最近我们得到国务院法制办向各个省征求意见时,草案和原来在网上公布的条文有较大的改动。改动主要是草稿与征求意见稿的差异。变动的条款是第六条,室内公共场所公用区域没有明确是禁止吸烟,我们理解是可以在里吸烟的。第七条,下列公共场所可以设置吸烟区,第一类,餐厅、酒吧、咖啡厅、茶楼等餐饮服务场所,以及歌舞厅、棋牌室等休闲娱乐场所区域,第二类,宾馆、酒店等住宿服务场所室内区域,第三类,机场航站楼内。

  《全国公共场所控烟条例》于2014年11月在国务院法制办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今年3月份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将《条例》列入今年力争完成的立法。在《条例》征求意见稿中主要明确界定了禁止吸烟场所的范围,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并明确室外全面禁烟的场所。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指出:烟草行业削弱和破坏《全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行为令人沮丧,也令人失望,这正突出了烟草行业干预制定公共卫生政策的恶劣行径。他表示,现在正是紧急关头,让无辜和受害群众暴露在致命的二手烟中是不可接受的,必须停止一切,中国需要严厉的100%全面禁烟的控烟立法,任何少于100%全面禁烟的控烟立法都无法发挥作用。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就像底部破了个大窟窿的水桶,其保护健康的效果不言而喻。

  其实,推出这样的一个《全国公共场所控烟条例》的草案也是历尽千难万苦。据许桂华介绍,出台一个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条例,每年“两会”代表也都提案,千呼万唤,还有49位院士给中央领导上书,要求加强控烟立法步伐。

  “中央领导批示上说:院士们提出的建议值得重视,请中办、国办商有关部门研究吸烟有害健康违反规定在公共场所吸烟侵害公众的环境安全和公共健康权利要,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扎实推进我国的控烟历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有关规定,自觉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诞生了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的通知,所以从此开始领导干部带头政府主导控烟工作的新台阶。”许桂华表示。

  许桂华介绍,除了49位院士以后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研究员也给中央领导写信,中央领导批示以后加强控烟立法的进程。于是,《全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才正式开始走入起草之路。2013年12月29日中办、国办联合发布通知;2014年卫计委组织卫生专家、法学专家起草《全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2014年10月卫计委将这个草案征求意见稿呈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法制办11月份在网上公开公布了这个《条例》的征求意见稿,至今19个月了。2015年被国务院纳入了二类立法计划。

  另外,参与《全国公共场所控烟条例》起草人之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金荣表示,“立法要不要立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是我们要一个什么样的立法。2014年的第一个条例的征求意见稿,基本上按照控烟专家的要求实行全面的无烟,但目前却出现了比较大的倒退。倒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办公场所的问题,办公场所公共区域不列入禁烟的范围,如果这个不列入,那这个意义非常有限的。普通的公共场所,比如餐厅、博物馆这类公共场所在1911年都已经实现了,至少部分实现了,那时候大概有22类公共场所要求不能有烟草烟雾的,如果办公区域不能实现,那意义非常有限。

  多位专家表示,全国控烟立法如比地方立法还要倒退,令人失望:留有漏洞的全国立法意义是有限的,室内部分禁烟是无效的,开口子的草案决不能接受。

  二手烟不会绕道,烟草的危害就不会绕开你。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表示,烟草对人类的危害是非常清楚的,二手烟和吸烟者对人类的危害是一样的,烟草当中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它是个复杂混合物,当中含有60多种明确的致癌物。不管是一手烟还是二手烟,可以导致肿瘤、心血管疾病,甚至包括胎儿的畸形以及慢性的呼吸系统的疾病等等,所以它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我们知道中国现在最新的数字每年有70多万的肺癌的新发病人,我想吸烟的关系和肺癌的发生是非常清楚的,只有全面控烟才能够让我们国家口腔肿瘤等一些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生得到非常好的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全面禁烟特别是远离二手烟,对国民建设和建设健康中国这样一个宏伟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强烈呼吁远离烟草,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石远凯表示。

   3000 个签名呼吁全面禁烟

  为了阻止这场倒退的立法,全国临床专家、公共卫生专家、律师、体育文艺界明星等各界人士对室内公共场所设置吸烟区反映强烈,数千人签名呼吁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代表全国2244位公共卫生专家宣读呼吁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建议书,建议书中说:目前,我国疾病防治面临着传染性与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压力,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惊人的速度大幅攀升,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肥胖等患病发生率已经超过西方发达国家,更远远超过欠发达国家,有糖尿病患者1.1亿人,高血压患者2.7亿,成人肥胖率12.4%。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因素,但最主要是由于膳食结构不科学,缺乏运动,吸烟喝酒等。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烟草烟雾是导致多种疾病的元凶,而预防这些疾病的手段却是极其简单,就是避免烟草烟雾。吸烟不仅有害自己健康也会泱及他人,所以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立法规定全面禁烟,是最有效的措施和最明智之举。

  会上,著名心血管医生胡大一,代表全国183位心血管专家宣读了要求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烟的建议书,建议书中说:烟草烟雾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2010—2013年三年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上升了50%。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2.7亿,每年新增脑血管患者250万,因脑卒中死亡150万人,其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科学的膳食结构、缺乏运动、吸食烟草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国内外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多种疾患的重要因素。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发病率是非吸烟者的3-4倍,脑出血是3.75倍,脑梗死是3.73倍,吸烟使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20%。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研究表明:在公共场所禁烟一年,心肌梗死发病率可减少25%-36%。因此,我们心血管医生强烈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著名胸外科专家支修益,代表150位呼吸学科专家宣读了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建议书,建议书中说:我们作为呼吸学科医生,在临床第一线中深切地感受到肺癌及呼吸系统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痛苦及巨大的经济负担,我们感同身受,因此,我们特别期盼早日根除烟草烟雾危害。烟草烟雾可导致包括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哮喘、肺癌、肺结核、间质性肺部疾病等多种疾病,有证据显示,近85%肺癌是由烟草烟雾导致的。近年来,我国肺部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攀升,尤其是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2015年我国新增癌症患者429万,其中肺癌新发病患者73.3万,死亡高达61万。目前,我国临床确诊的患者70%以上为晚期。平均每位肺癌患者治疗费用超过11.6万,高额的医疗费用所造成的因病致贫,已经成为巨大的社会负担。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9%,而肺癌发病率却是世界总肺癌发病率的37.6%,正是中国吸烟者众多所致。因此,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止吸烟必须尽快实施,只有如此,才可极大地保护公众免受烟草烟雾危害,降低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率,也将大大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生率。

  此外,中国控烟形象大使、演员冯远征代表姜昆、郁钧剑、董文华、李永波、刘国梁等33位文艺体育界宣读了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建议书。冯远征表态,我们呼吁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十分期盼通过《条例》的发布和实施,烟霾会得到有效控制,为全国公众创造一个无烟、清新的环境,为公民的健康长寿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