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玛县森林生态食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09.03.2017  09:32

  时下,室外虽春寒料峭,但在呼玛县寒地特色有机农林科技示范园区的寒地太阳能相变蓄热保温温室内却是春意盎然,工作人员繁育的生菜、茼蒿、苦苣、韭菜等叶菜已开始陆续上市,黄瓜、香瓜、西瓜、南瓜、西红柿、茄子等50余种蔬果秧苗预计3月中旬即可移栽。图为工作人员在温室内正忙着整地。   周长平 本报记者 马朝林 摄  

  去年,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紧紧围绕地委提出的发展“六大产业”的战略要求,依托资源和地缘优势,突出特色定位,突出科技创新,坚持多措并举、分类推进,全县森林生态食品产业及林下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浆(坚)果产业。一年来,呼玛县采取有效方式管护,加强采集期管理,禁止采青掠青,促使野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实施承包经营,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面积达到4700余亩,抚育野生蓝莓1500亩,抚育榛子2500亩;发展人工蓝莓种植,完善人工蓝莓繁育及种植基地建设,种植蓝莓100亩,忍冬270亩,并且在农林科技园区繁育蓝靛果忍冬苗木3万株。 

  拓展群众增收渠道,积极推进北药产业。呼玛县为化解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价格走低对农民增收产生的负面影响,抢抓发展机遇,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中药材特色产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该县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北药发展的政策,鼓励扶持农民积极发展北药产业,大力推广北药种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技术逐渐成熟,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已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养殖、采集、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北药产业化发展新格局。通过积极争取,该县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国家级稀缺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重点负责繁育赤芍、金莲花、白鲜皮、返魂草、水飞蓟5个品种种苗。已建设北药加工企业2家,主要生产水飞蓟素、水飞蓟宾和中药饮片。去年,该县种植中药材8355.5亩,其中水飞蓟3355.5亩、其他药材5000亩,产值2730万元。 

  破解原料瓶颈制约,不断壮大食用菌产业。通过对废弃食用菌袋原料收集再利用,既降低了成本,又节省了10%至20%木屑的用量。同时,该县还选派优秀技术员到四川学习蜜环菌、羊肚菌和绣球菌栽培技术,并引进新菌种进行试验栽培。去年,该县先后举办2次技能型培训班,开展1次实践课堂,共完成食用菌栽培710万袋,其中灵芝5万袋、黑木耳705万袋,实现产值3900万元。 

  注重技术服务与科技培训,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去年年初,呼玛县组建了技术服务队,为特色动物养殖创业大户、企业以及合作社不定期开展上门服务,为他们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难题,一年来共开展上门服务与技术培训8场次,培训人数达400人次。该县还以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去年,该县培育指导扶持发展了3个特色养殖基地,分别是呼玛县老白河养殖场、呼玛县合牧兴养殖基地、呼玛县三卡乡探江龙野猪养殖场。特色养殖产业产值实现2340万元,同比增长23.1%;经营性收入2339.8万元,同比增长23.1%;净收入1417.4万元,同比增长18%。 

  以打造最北高寒生态绿色农业之乡为目标,着力发展绿色种植业。呼玛县按照大兴安岭地委、行署大力发展林区生态农业的要求,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突出发展有机大豆、小麦种植业,并给予有机种植户肥料及产品认证费用的一半补贴,努力引导农民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去年,全县绿色食品种植面积85万亩,其中大豆67.8万亩、小麦4.2万亩、马铃薯1.6366万亩、杂豆1.3433万亩。有机大豆、有机小麦种植共计7390亩,已获得有机转换认证3725亩,其中大豆3075亩、小麦650亩。 

  注重农产品加工及品牌建设,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呼玛县坚持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强力实施农业招商引资政策,引进和培育了12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加工企业呈现稳步发展的新常态。市场品牌标志逐年增加,注册了产品商标呼悦、呼玛河、坤美源等12个;获得5个绿色食品标识;注册2个地理标识产品;新申报3个有机大豆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