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九中高考二模评题:政治

08.04.2015  14:32

        政治:凸显思维深度和广度

  这次模拟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科学、准确、规范。试题坚持以能力为指导,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试题在变化中保持相对稳定,在稳定中积极寻求创新。

  保持试卷稳定性

  增强学生对试题适应性

  试题坚持基础性原则,考查的知识都是学生熟悉的教材主干知识,如我国分配制度、债券、财政政策、市场资源配置、宏观调控、公民的政治权利、人民大表大会制、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矛盾的普特关系、实践的特点、文化创新等。

  在试题设计上,仍保持宏观、中观、微观设问相结合的风格,以微观和中观设问为主,设问具体、明确,学生易于把握。

  强化选择题材料

  设问指向与备选项的融合突出能力立意

  选择题在处理材料、设问指向、备选项的关系上,强化三者之间的融合,突出能力立意考查。题干的材料精炼,要素清晰、表述准确,选材的内涵丰富,主题突出;设问部分指向明确,通过提炼主题、列明主体等方式对考查方向加以限定;备选项设计与材料结合紧密,遵循知识本身的科学逻辑和时政本身的生活逻辑,尊重考生的思维过程,正确选项指向明确,错误选项的迷惑性和干扰性适度。

  考查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凸显深度和广度

  非选择题通过精心设置的设问来实现考查目标,注重结合材料,不是直接考查单一知识点,而是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更重要的是对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对逻辑思维深刻程度和发散思维开放程度进行考查。如38题,从背景材料可以看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四个较明显的经济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还需依据已获得的经济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对浅层次的意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一体化、转变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作答所需知识层次清晰,作答过程体现了逻辑思维准确性、递进性和完整性。试题注重价值观引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试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充分体现政治教育功能。试题立意积极深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社会现实。试题通过丰富材料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设问来引领和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

  总之,这套试卷有很高的信度、效度,及必要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

        教师简介

  齐畅:高三政治备课组长,高三文综组长,省会考命题组命题员,中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教师,公开课、论文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一等奖。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