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冬至“数九”吃饺子

23.12.2014  14:44

  【出镜】新华社记者  马迪

  在中国北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民间更是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在冰城哈尔滨,冬至这一天,许多饺子馆都出现了一座难求的现象,生意非常火爆。

  【同期】哈尔滨市民

  今天是冬至,所以我们来吃饺子。听老人说的,具体的(原因)也不清楚,就知道今天吃饺子。

  【同期】哈尔滨市民

  冬至要吃饺子,而且今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记者:知道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吗?)这个我也不太清楚,都是听家里的老人说的。(记者:从小到大就有着这种习俗?)对,就有这个习惯。

  【同期】外地游客

  北方的饺子,在哈尔滨,我们也是感受到冬天的温暖。一个是品种丰富,再一个朋友在一块,感觉热热乎乎的。

  【解说】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呢?据介绍,在各种民间传说中,最主流的说法是源于张仲景。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冬天看见有不少乡亲的耳朵被冻烂了,就叫弟子用羊肉、辣椒和祛寒药材放置锅里煮,将羊肉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祛寒娇耳汤”给百姓吃。人们吃下“祛寒娇耳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抵御了伤寒,治好了烂耳。以后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后来人们把这种“娇耳”称为“饺子”。

  进入冬至,我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冬”。

  【出镜】新华社记者 马迪

  冬至的到来,也意味着“数九寒冬”的开始。北方人都知道,数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许多老人讲,只有过了数九天,才算过了冬天。然而今年的数九第一天,冰城哈尔滨却是难得的好天气,气温较上一周是略有回升,风不大,也没有降雪。冬至也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的一天,气象数据显示,哈尔滨今天的白昼时间只有8小时40分钟,那么许多人也利用中午时间外出,享受难得的冬日阳光。

  【解说】据介绍,冬至不仅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古代人们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新华社记者 何山 、马迪哈尔滨报道。(完)(编辑: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