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媒体聚焦哈尔滨冰雪 逛景区时刻准备全世界“露脸”
夜幕初降,太阳岛雪博会景区内流光溢彩、如梦似幻、宛若冰雪通话世界。
外媒记者捕捉细节。
从1963年的第一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到2018年的第34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尔滨这张“冰雪名片”越来越受到世界的认可。除了慕名而来的众多国内外游客,冰雪节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知名媒体的关注。在景区里看到有外国人拿着“长枪短炮”对准自己,记着笑得灿烂一点,说不定你的笑脸就会走出国门、红遍世界了。
美联社记者
连续10年来哈 带10多公斤装备
随着对外影响力的提高,每年冰雪节都会吸引大批国外媒体来哈尔滨采风。今年的冰雪节开幕当天,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等8个国家11家外媒的27名记者来哈采访。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记者来得最早,距离冰雪节开幕还有两周的时候就到了,除了拍摄冰景,还采访了哈市的冰雕大师。在每年来拍摄冰雪节的外媒里,美联社算是“老资格”了——连续10多年持续关注冰雪节,1月份来哈尔滨也是他们开年的“重头戏”。
美联社的记者1月3日晚就抵达了哈尔滨,比大批外媒抵哈的时间提前了不少。他们选择住在了中央大街,酝酿着把冰雪节拍成一部“纪录片”。这次美联社一共来了3个人,黄维波和同事们将分头记录冰雪节的精彩瞬间。
在路上,黄维波一边整理着刚拍完的图片,一边确认着晚上开幕式的时间,当晚他要进行一场2小时左右的直播。各种摄像设备加起来有10多公斤。除此之外,还有他给自己预备的厚棉裤和棉衣,准备在冰雪中奋战到底。
英国路透社记者
看了冬泳 惊呼“Amazing”
中央大街、雪博会等一直都是外媒常规镜头采集的“片场”。此外,冰雪节的冬泳也有着很高的“点击率”,虽然有些国家也有冬泳项目,但并没有哈尔滨的参与人群这么广泛。
一到冬泳现场,英国路透社的记者就开始“研究”冰层下露出的江水,还特意走到旁边还冻着冰层的江面上,扫开浮雪仔细观察以求解答自己的疑问。看到冬泳者们排着队,一点犹豫都没有的跳进江水里,路透社记者惊呼“Amazing”。他甚至趴在了“泳池边”,把手伸进了江水里,试探这一切到底是不是真的。
冰上婚礼是近两年的“后起之秀”,去年在采集到的众多视频素材中,美联社拍摄的冰上婚礼被国外媒体选用的概率甚至超过了冬泳。美联社记者说,这样的婚礼在国际上是独有的,尤其在一些东南亚国家,能在白雪皑皑如此纯净的地方结婚,甚至成了不少人的梦想。
每年的冰雪节,在外国人眼里都是不一样的——这里不仅有世界上设施最先进、技术最精湛、规模最大的冰雪景观,还有生活在其中“冷中作乐”的冰城人和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微笑。
日本共同社记者
哈尔滨的冰雕 比札幌的更壮观
-20℃的气温,阻挡不了游客们自拍的热情。不过,头一次在冬天来到哈尔滨的日本共同社记者西川廉平还是有点受不了,虽然已经穿了好几层保暖内衣,外加一沓暖宝宝,手还是被冻麻了,拿相机拍照的时候手僵得都有点不听使唤。
西川廉平是第二次来到哈尔滨,上次来的时候还是夏天。这次来采访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他也是提前做了功课的,知道手机可能会被冻没电,他还特地在手机壳上也贴上了一张暖宝宝。没想到手机是暖和了,自己被冻够呛。
虽然手被冻得直发麻,西川廉平还是热情满满地在各个景区不停穿梭,冰雕景观和游客们的笑脸都是他镜头捕捉的对象。以前只听说过哈尔滨的冰雪节,但他从没想到会是这么大的规模,一边拍一边还不停地感叹“太精彩了”。
西川廉平说,北海道的札幌也有规模比较大的冰景,但远没有哈尔滨的冰雕这么壮观。在日本,哈尔滨的冰雪节也有很大的知名度,但来玩过的人不多,他要把这里的美景传递给更多的人知道。
今日俄罗斯记者
想拍“哈尔滨冰雪节是怎么炼成的”
虽然生活在俄罗斯,冰雪也是司空见惯的,今日俄罗斯记者伊拉一看到组合冰雕比赛现场,还是被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组合冰雕震惊了。
伊拉在来哈尔滨之前,就做了很多关于哈尔滨冰雪节的功课。参加过其他国家冰雪节的同事告诉她,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在世界四大冰雪节中,冰雕雪塑规模绝对首屈一指。
能拍到这些艺术品是怎样雕琢出来的,伊拉觉得不虚此行。正在建设的十几组组合冰雕,她一个都不错过地拉近镜头,全部收录下来。拍到一半电池电量不足,她从衣服里取下热帖,贴在了换下的电池上,放进衣服里恢复电量。当得知外媒记者团一行还要到雪博会拍摄雪雕的制作过程,伊拉高兴地说,她来之前就想拍一部“哈尔滨的冰雪节是怎么炼成的”,这回的素材肯定很充足。
来哈采访冰雪节的11家外媒
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
韩国广播公司(KBS)
日本共同通讯社中国总局
日本朝日新闻沈阳支局
日本读卖新闻沈阳刻局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欧洲新闻图片社
今日俄罗斯
英国路透社
法国新闻社
美联社
世界四大冰雪节
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日本札幌雪节
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
挪威奥斯陆滑雪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