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哈尔滨国际结直肠疾病高峰论坛在哈医大二院举办

19.08.2014  14:41

 

      十年内发病率翻一番,发病人群低龄化,发病人数迅猛增加,结直肠癌在几年内似乎猛地成为了高发的肿瘤,成为发病率跃居世界第三位的恶性肿瘤。很多新闻和数字走进人们的视线,比如,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患结直肠癌、结直肠癌肝转移等于给人判了死刑、一家五口人共同罹患结肠癌,这些骇人听闻的事实让人不由得对这种疾病持有一定恐惧心理,同时也倍加积极地开始预防和筛查,在相关筛查过程中,果然发现了不在少数的患者患有结直肠癌,由于发现尚处早期,治疗上还有很大的希望。在这些数据的背后,人们常忽略的是,发病率越来越高,但治疗上是否有新的突破呢?中国的结直肠疾病和消化道肿瘤专科医生是否做好了准备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大批患者呢?越来越多的患者意味着他们并不能都选择大型综合医院,那么基层医院是否治疗这种复杂疾病的能力呢?怎样规范化的治疗才能最大程度让患者“保住命,活得好”呢?8月15日—17日,在哈医大二院结直肠肿瘤中心主办的哈尔滨国际结直肠疾病高峰论坛上,专家针对如何“规范治疗、科学施治”的问题,展开了详细的,专业化的探讨。          第二届哈尔滨国际结直肠疾病高峰论坛暨《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2014年度编委会工作会议、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规范化治疗巡讲(哈尔滨站)、2014年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年会、黑龙江省医学会普通外科学年会、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年会于8月15日在哈尔滨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主题为“规范治疗,科学施治”,王锡山教授、吴德全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会议由哈医大二院普外九王贵玉主持。本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黑龙江省医学会普通外科分会、黑龙江省民族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大肠癌研究所、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编辑部共同承办。本次高峰论坛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专科医师和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教授,大肠癌研究领域的泰斗郑树教授等专家出席了本次大会,并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分别在会上做专题讲座和学科探讨。 大会主席王锡山教授在会上做专题讲座         肿瘤距离你我都不远——发病率十年内翻了一番 30岁以下年轻人占15%         哈医大二院副院长、结直肠肿瘤中心主任王锡山教授介绍,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常见恶性肿瘤,且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发病率增速已经远超西方国家。我国结直肠癌的中位发病年龄更早(40-60岁),且青年患者比欧美多见。据统计,2012年全世界有1400万新癌症病例,癌症死亡数达820万。我国结肠癌患者数量不断增长,年均新发结肠癌病例达17.2万,中国的结肠癌发病率2002年仅仅为7%,预计到2015年,这个数字将变成13%,发病率翻了近一番。中国人结、直肠癌与西方人比较有特殊之处: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病率高,约1.5∶1;青年人(<30岁)患者比例较高,约占15%。         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是30岁以上,60岁以上更为多见。结直肠癌是名副其实的一种“富病”,这个以前主要流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发病率正在节节攀升,经济越发达,生活越富足的城市发病率越高。目前有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胃癌,列第三位,城市地区发病率每年则以4.5%的速度在增长,大有超过原先第一大肿瘤胃癌的趋势,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六年前,年仅12岁的小董还是一名初中生,像所有他这个年纪的男孩子一样,贪玩好动。突然有一段时间他常会觉得肚子不舒服,又痛又胀,还经常“便秘”。刚开始,父母以为他只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消化不良,所以并没有太在意。不过,父母发现小董的胃口明显变得很差,人也消瘦了很多,看着愈来愈瘦的小董,心疼的父母听从医生的建议,立刻带他来到了医院急诊中心。门诊经过初步的检查,诊断小董得了急性肠梗阻,近80厘米的大肠里全是粪便,进一步的电子肠镜检查发现,小董的肠子里除了粪便等垃圾外,还出现了肿块。而最终的活检结果表明,他得的是结肠癌。         百感交集的父母没有片刻犹豫,慕名找到的王锡山教授,根据小董的情况,在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和准备后,很快为其进行了结肠根治手术。幸运的是,由于小董的病情发现较早,没有出现癌组织的扩散和转移,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愈合状况十分良好。术后半年内顺利完成八个周期的化疗。         得病的六年间,小董和正常孩子没有任何区别,学习也特别努力,就在几个月前的高考中,小董通过自己出色的发挥,也顺利考入的北京一所高校。虽然是这样,小董的父母仍然不放心孩子的病情,害怕有一天昔日的癌魔会卷土重来,想到此孩子的父母都会出一身冷汗。就在前不久,小董再一次来到了哈医大二院,找到了王锡山教授详细咨询了孩子的病情,同时也进行了全面的复查,复查结果非常让人满意,没有发现任何肿瘤的复发转移迹象。王锡山教授也耐心的告诉孩子的父母:“如果肿瘤五年之内没有复发转移,就意味着癌症已经治愈,不会再有问题了,以后只要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听到此,父母那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在为如此年轻的患者感慨和惋惜的同时,我们应该了解到,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疾病是可以治疗和治愈的。王锡山教授在解释为何如何年轻的患者就患有恶性肿瘤时说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发病人群的年龄也在不断减小。一般来说,结肠癌的高发人群多在40岁以后,最近几年虽然有年轻化倾向,偶尔也会见到20岁左右的结肠癌病例,但是,像小董这么小的病例确实非常罕见。结肠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遗传、环境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而环境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饮食方式,例如经常食用“三高一低”(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食品、经常抽烟饮酒等会大大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所以结肠癌多在发达地区高发。如在我国,城市人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现在,我国的少年儿童大多喜欢吃超市里的膨化食品和一些西式快餐,这些也可能是引发结肠癌的危险因素。       王锡山教授指出,其实肿瘤离我们每个人都不遥远,很多人认为疾病无论如何都不会摊在自己身上,那是显然错误的。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给肿瘤发病埋下隐患,特别是一些都市白领,他们年龄在30-50岁,正是事业发展的巅峰,因为工作特点通常多坐少动、饮食和生活都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再加上精神紧张等联系到一起,患上消化道疾病和肿瘤的几率就大大增加。可能原本一天蹲一次厕所,现在突然变成了一天好几次,或者好几天没一次;原本如香蕉状的大便,最近突然变成了细条;原本正常的黄色便,某天却夹杂了红红的血色……因为不疼不痒,发现这些时,大部分人都可能把它当成痔疮发作而不予理会,其实,这些可能是结直肠癌给你发出的“报警”信号。         多种治疗方法科学选——治疗理念尚存误区  “过犹不及”切勿盲目就医         国家卫计委2010年发布的《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指出,对于早期结肠癌辅助化疗的患者而言,标准的化疗时限是12个疗程6个月,但实际上,目前患者平均用药时间不到标准方案的一半。治疗疗程少于标准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这是一种明显的治疗“不足”。我国大肠癌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仅为40%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高达61%,不规范治疗是导致中国大肠癌生存率低的重要原因。       据介绍,临床中不乏有很多因欠缺规范治疗而承受疾病带来的巨大痛苦的人群,结直肠癌肝转移在临床非常多见。由于公众对癌症和治疗知识普遍不够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过量与不足”的严重误区。不少结肠癌患者长期服用各种偏方,甚至把疗效不确切的药物和滋补品看得比吃饭还重要,这就是治疗中要防止的“过量”。这种过度用药、过度治疗的现象严重干扰正规的抗癌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外科往往会先切除病灶,后做化疗;而肿瘤内科医生则倾向于先做化疗再接受手术治疗。对此,患者往往无所适从。因而,多学科诊疗团队就可以根据不同病情,向患者提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不同方案,并告知患者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优劣,把知情权、选择权交给患方,以保证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       别轻易给自己判死刑——肿瘤转移也有“生机” 治疗需“心理大战”       从2009年至2011年期间,我国临床对270例癌症患者进行抑郁分析和心理痛苦筛查的结果发现,出现焦虑的患者达122例,发生率45.19%,同时有106例患者出现抑郁,发生率为39.26%。这项针对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表明,癌症患者在躯体疾病的基础上,还存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王锡山教授强调,结直肠癌并非绝症,其中1/3的癌症的可以预防,1/3的患者可以治愈,还有1/3的患者可以通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就算是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但随着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兴起,在我国部分医院,发生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43%。专家呼吁,让结直肠癌多学科诊疗模式个规范化治疗的理念深入广大患者和医生群体,才能医患合力对抗肿瘤。 肠癌合并肝转移一直是普通外科领域的难题,既有原发灶,同时又存在转移灶,应该如何治疗才能够让患者最大的受益?龚先生就是这样一名患者,一次例行体检中,龚先生得知自己的肝上出现了占位性病变,当地医生建议他进行肠镜及PET-CT检查。拿到检查报告后,龚先生不知所措,“乙状结肠距肛门25cm巨大溃疡型隆起,侵及肠腔3/5周,病理示腺癌  ”、“肝脏多发低密度肿块及结节(最大范围约8.4cm×7.3cm×6.6cm  )FDG摄取异常增高”。每个汉字此时都像一颗子弹,打在了这个正值壮年的汉子身上。也许是缘分使然,在这百感交集的时刻,龚先生偶遇到了来当地参加学术会议的王锡山院长。时间就是生命!一刻也不能耽搁!王教授当机立断,语重心长的对龚先生说到“抓紧时间办理住院手续吧,我和我的团队会为你制定最适合你的方案!”听到王教授这样说,龚先生顿时重燃了信心。来到哈医大二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办理了入院手续。         由于龚先生肝脏病变较大,病情复杂,基因检测,结果回报为K-RAS野生型,王教授紧急组织各方专家对龚先生的病情进行了MDT讨论,经过仔细的推敲,结合国际上最前沿的NCCN指南及ESMO指南,决定先行FOLFIRI联合西妥昔单抗转化治疗以期肿瘤缩小至可切除后再行手术同期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经过了八周的系统化疗后,再次行核磁检查,王教授欣喜的发现,肝转移灶有了明显的缩小,且在数目上已从8个减少至3个!肿瘤标志物在八周之间也直线下降,“可以进行手术了。”王教授一面欣喜的对患者说到,一面又陷入了沉思,“患者正值壮年,是一家人中的顶梁柱,如何做才能给患者带来最大的受益呢?”经过缜密的思考于论证,王教授已有了决定——同时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扩大根治(无辅助切口)标本经肝脏切口取出联合肝转移瘤切除术。手术很成功,患者术后于第2日就离床活动,预后效果良好。         “外科手术的基础是暴露。充分的暴露是手术成功的前提”以及“大医生、大切口”等格言,曾经是住院医师普遍接受的外科启蒙教育,深深影响并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外科医生的成长历程。1983年英国泌尿外科医生Wickham首先提出了微创外科的理念,但是直到1987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开展之后,微创外科的概念和意义才逐渐被真正认识并得到进一步丰富完善。微创外科理念体现了倡导“整体治疗观念”的外科技术发展大趋势,包含了诸如“损伤控制外科”、“功能保护外科”、以及“精准外科”等理念。不但是近年来外科学界新潮流提倡“快速康复外科”依托的主要技术手段,更是外科医师们应毕生追求的更高“境界”。               与结直肠病顽强对抗——医生需要科学施治  患者需要规范依从         规范化治疗可有效提高消化道肿瘤治愈率。相关研究指出,规范化足剂量、足疗程的治疗方案,可使III期结肠癌患者死亡风险降低20%,复发风险降低22%;使晚期结直肠患者5年生存的机会达到9.8%。其中合理化疗方案、适当的药物剂量以及足够的化疗周期都至关重要。同时还要根据病人个体化差异,和耐受性的不同调整剂量。规范综合治疗,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已从51%提高到67%。 王锡山教授指出,提高大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必须在治疗环节严守“规范”二字,并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意愿等方面,制定最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哈医大二院宣传科李华虹 孙瑜淼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