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第六届建造节 3米高漂亮屋 瓦楞纸盖出来

19.06.2015  20:12

光明网( http://difang.gmw.cn/newspaper/2015-06/17/content_107344447.htm )2015-06-17报道:

16日8点,哈工大院内,34支代表队领到建造许可证后,开始在长、宽、高分别为3米的领地上“盖房子”。这是当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的第六届建造节上的情景。本届建造节的主题是“时器”,是用瓦楞纸板搭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围合容器。参赛队伍除哈工大建筑学院的大一学生,还有来自内蒙古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其他院校的大学生,以及来自哈一中、哈三中、哈六中、哈九中、师大附中和实验中学等6所中学的中学生代表队。经过角逐,内蒙古工业大学、哈工大建筑学一班获得大学组一等奖,哈一中获得中学组唯一的一等奖。放线、裁割、插片、粘接,相同的板材在不同的参赛者手里或演绎着生命的形成、时间的开始,或诠释着天圆地方、宇宙洪荒的哲学意义。纸板,在他们手里,都是灵动的文化表达。

一双手被壁纸刀割了7道口

大连理工大学四队的参赛作品是“时序”,是一个有着完美弧线的凉亭一样的构筑物。代队老师姜旭介绍,他们对“时器”的理解是有时代感,所以同学们设计出这样一个现代构筑物。5名女生、1名男生组成大连理工大学四队,自己设计、放线、裁割、组装,甚至还要出力气搬运。女生们都像女汉子,为了赶工期,胡安颖的手在裁割时被壁纸刀划破7道口。虽然之前胡安颖也用纸板搭过模型,但正式参加比赛这还是第一次,这也是她第一次来哈尔滨。学习建筑专业的她很想去中央大街看看那些别具一格的老建筑,但来到这里后,她一直没腾出这个时间。参加完比赛,明天就要回校考试了,这点遗憾,她只能用更加努力“盖房子”去弥补。

9个大男生做朵“小花瓣”

玲珑剔透的花瓣,配以诗意的名字“绽蕊”,这样的作品,谁都会多看两眼。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哈尔滨理工大学9名男生组成的参赛队的作品。9名男生都会折纸,他们作品最初的灵感也来自于折纸。“折纸小时候都会,没想到这会儿用上了。”队长孙佳琦说。小伙子们干活就是快,他们裁割板材才用了半天时间,组装时也很快,不到下午3点,他们的作品已大致成形。孙佳琦说,他们的作品表现的是一朵花的绽放过程,是一个时间的主题,“美的事物谁都喜欢,即使大男生也不例外。”另一名男生解释着他们设计“花蕊”的初衷。

参赛就是期末考试

哈尔滨理工大学代队老师程新宇说:“为建筑学院大一的学生举行建造节是国际趋势,它不但能让学生尽早接触到建筑设计,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毕竟建筑是个团队协作的行业,他们将来的工作也需要团结合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8名景观专业大一学生组队设计的作品名叫“穹”,是一个像切片西瓜组成的半球。女生王璐介绍,2周前,班级经过抽签分组组成两支参赛队,他们队里有2名男生、6名女生。有一天,大家看到一种灯具,产生灵感,设计出这种插接方式的构建物。王璐说,他们设计的“穹”是一个休憩场所,随着时间的变化,“穹”里会有不同的光影变化,这种变化令建筑内部呈现出不同的姿态,随时间流转形成空间的差异。王璐说,这次比赛也是对功课“建筑设计基础课”的检验,比赛成绩就是课业期末成绩,所以他们每个人都很努力。光准备配建物,大家就花了1000多块钱,平均每人100多元。

外国留学生也来参赛

比赛现场,一名外国留学生格外抢眼,他就是来自坦桑尼亚的马森。马森在哈工大学建筑学。几天前,老师同意他加入一支队伍参加比赛,这是马森第一次参赛,他觉得这种学习形式非常棒,也非常珍惜这个和中国学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马森的参赛队伍所做的作品名叫“错”,一上午,他们都像快递小哥一样在粘纸箱子。一名同学说,他们得做52个纸箱子才能完成作品,而他们的作品是像魔方一样的东西,因为它们的错位,造成光影位置的变化。“这更像一个抽像的哲学命题。”一名同学介绍,“本来,建筑也是与文化紧密相连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邵郁老师介绍,此次大赛的主题“时器”是开放命题,有人从生命起源时间开始阐释,有人要从天圆地方宇宙洪荒来表达,怎么理解都可以,目的是想开扩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尽早接触建筑设计。邵老师介绍,参赛作品之后要进行原地展出,计划展出到本周五,但一切还要根据天气情况来定。

编辑:冯佳玥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