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运历史展览馆“五一”开馆

07.02.2017  18:35

  建于香坊区劳动公园内的哈尔滨工运历史展览馆将于5月1日开馆迎客。届时,经过一年多升级改造的劳动公园也将以崭新的形象呈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投资7000万元改建劳动公园

  作为全国工人运动起始地,哈尔滨在全国工运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工人阶级首次举行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都发生在哈尔滨。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在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也曾涌现出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全国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哈尔滨工人运动的光荣历史,按照市委、市总工会的统一安排,香坊区于2015年11月份开始,投资7000万元,改建劳动公园,并在园区内建设哈尔滨工运历史展览馆。

  万幅照片追忆工人运动发展历史

  哈尔滨工运历史展览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造型主次分明,立面设计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对比明显,既保留了传统的工业气息,又体现了当今时代的科技发展,馆内空间设计使用功能清晰明确,空间尺度适宜。

  展览馆布展从2013年开始筹备,2016年形成文字脚本和布展大纲,目前已征集到1000多件实物展品及10000多幅各个时代的照片。展览共分为七部分,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亲切关怀,时代楷模,工会事业发展壮大,及市工会历次代表大会、历届领导。展馆布展构思新颖、语言考究、画面精美,凸显了哈尔滨工运历史展览馆别具一格的风格和特色。场馆借助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展示手段,采用影视互动、场景雕塑、沙盘模型、实物陈列、图文说明、体验互动等表现形式,将展览馆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劳动公园升级打造四大景观区

  随着哈尔滨工运历史展览馆的竣工,升级改造一年多的劳动公园也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劳动公园原为松江湿地公园,位于香坊区南部,场地原为松江电机厂厂区林地,该厂原为军工企业。园区北临松海路,南至松乐街,西至旭升街,东至松梅路,占地面积约45.7公顷。改造后的园区将增设道路、广场3万平方米,人工湖3000平方米,园内地势高低错落,景观效果独特,植物种类丰富且多为乡土树种,包括黄波椤、蒙古栎、核桃楸等20余种。

  改造后的劳动公园分为四大景观区,即劳动文明与城市记忆景观区、劳模及劳模精神景观区、老工业光荣之环景观区、劳动及劳动精神之环景观区。全园布局突出“一轴”“一带”和“两环”。即一轴——自主入口为起点至中心广场为主轴线,以“劳动文明与城市记忆”为主题进行景观布置;一带——主广场南侧接壤部分为节点至东侧带状绿地为景观辅轴作为公园的主题景观带,以“劳模及劳模精神”作为主题进行景观布置;两环——以主广场为参照分东西两侧环路区域:西侧环路区域以“老工业光荣之环”为主题进行景观布局,东侧环路区域以“劳动及劳动精神之环”为主题进行景观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