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打造“北纬45度线”科技合作“桥头堡”

05.07.2014  16:17

  新华社黑龙江频道7月4日电(记者 王春雨强勇 )卫星导航、仿真模拟飞行器、资源再生利用和机器人技术,在4日结束的以“创新驱动,携手发展”为主题的第5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科技成果展交会(以下简称哈科会)上,一系列高精尖新技术项目,引来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的战略投资者瞩目。依托地缘、平台优势崛起的哈科会,正成为辐射东北亚、乃至全球“北纬45度智慧线”的科技合作“桥头堡”。

   “高大上”项目唱响“哈科会

  34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1736个最新高科技项目,对全球经济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生物工程四大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一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数据,折射出第五届哈科会的影响力。由国家科技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哈尔滨国际科技成果展交会,正以日臻成熟的姿态,引来世界的目光。

  “以前是主办方请我们来,今年是我们主动要求来。”俄罗斯最大的行政区萨哈共和国(雅库特)投资项目发展处负责人帕弗洛娃·叶莲娜说。她告诉记者,这是萨哈共和国第三次参加哈科会,除了推介相关资源和产业外,也希望在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科技中寻求突破。

  在展会现场记者看到,中外厂商和参展企业“你来我往”,对感兴趣的项目、技术进行逐一切磋。黑龙江天狼星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红松说:“今年参会的俄方企业更多、内容更丰富,公司已经与几家俄罗斯企业开始了洽谈,效果不错。

  哈尔滨市委常委、副市长曲磊说,哈尔滨国际科技成果展交会迄今已连续举办了5届。通过与会各方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哈科会内涵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形式不断创新,效果日趋显著。“哈科会”在为我国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的同时,成为与会各国友好往来、展示实力、增进互信的有效载体,推动各方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实现共赢。

   打造“北纬45度线”科技合作新平台

  “哈科会”缘何会引来世界关注?曲磊说,在地球仪上沿北纬45度线画圈,可以发现和哈尔滨一样,地处这条“智慧线”的地区是当今地球上创新资源最为密集,也是经济资源最为丰富的。“哈科会”就是凭借地处东北亚和北纬45度科技高地优势,致力于高纬度国家之间协同创新、深化合作的新领域,共同探索共享寒地科技资源、发展寒地特色产业的新路径。

  据了解,哈尔滨是中国开展对俄科技合作较早的城市之一,依托特有的地缘、人文和教育优势,哈尔滨在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科技合作中表现活跃。作为国内唯一的对俄科技合作专题品牌展会,自2006年起,哈尔滨国际科技成果展交会每两年举办一届,为不断扩大中俄双边科技合作与交流发掘了新思路,搭建了新的平台。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认为,欧亚地区国家是中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伙伴,科技合作也日益成为各方积极拓展合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哈科会”这一平台,将以更开放的胸怀、更优良的环境、更规范的服务,鼓励中国同各国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更多交流与合作,为加深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哈尔滨市科技局副局长姜滨介绍说,这次展会提高了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参与度,在哈尔滨的9大对俄合作中心、10个国际合作基地等社会资源积极参与了筹备组织。此外,会议期间还组织中外专家携带科技项目深入企业,实地考察和对接,进一步提升项目对接的实效性,推动国外科技成果向国内转移转化。

   哈科会”创新助推老工业基地振兴

  据统计,目前已有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共建国际模具研发中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外科与美国亚太医学中心、台湾凤凰人工心脏中心共建国际人工心脏研发中心等16个重点项目在“哈科会”签约。曲磊也与国际科技信息中心总干事科多拉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

  曲磊认为,伴随着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的逐步推进,以及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沿边开发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哈尔滨对外交往、扩大合作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通过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将带动哈尔滨市与俄罗斯及其他欧亚城市之间更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记者从哈尔滨市科技局了解到,近年来全市以对俄及独联体国家为重点的国际科技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等一批国家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高端前沿技术国际科技合作研发体系。目前,在哈尔滨建立的国家级各类对俄科技合作基地已有14家,对俄科技合作中心9家,并在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生物工程等各高新技术领域与俄方均有广泛合作。

  原俄罗斯国家杜马科学顾问、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布兹尼克说,近年来俄罗斯与哈尔滨在科研方面的合作更加宽泛,俄方积极参与“哈科会”,哈尔滨也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莫斯科国立大学等180家科研机构、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相信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科技合作,将助推哈尔滨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完)(编辑:颜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