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率先创建残疾人网络就业 月均工资千元以上

04.09.2014  12:08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9月4日电(记者 王凯 )利用互联网足不出户实现居家就业,这是哈尔滨市残联率先在全国开展的残疾人就业新方式。广泛便捷的居家就业使不少残疾人达到了月均1500元以上的目标。

  据哈尔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主任陈英伟介绍,为了让更多残疾人实现体面就业和稳定就业,哈尔滨市残疾人网络培训就业基地于今年5月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基地由哈尔滨市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与北京某信息技术开发公司合作建立,以此开展残疾人培训和就业工作,利用互联网承接部分行业的服务外包数据录入等业务,目前残疾学员的工资收入从每人每月六七百元到三千元不等,平均能达到1500元以上。

  “我这个月工资肯定在1000元以上,”在基地工作的田野告诉记者,自己只能依靠右臂来工作,最开始由于独臂不便利以及对打字不熟悉,原来每天只能录入20张单据,而现在能打到500张。原来每个月只能挣到一百元左右,而现在每月计件工资能过千元,还不包括残联和企业给的各类补助,“我去给别人看东西,一样可以挣点钱,但那样的话就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这个工作不仅让残疾人找到自信,还能体现出我们的价值,做一颗对社会有用的‘螺丝钉’。

  合作方——北京某信息技术开发公司哈尔滨运营基地总经理贾洪亮表示,残疾人学员在基地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免费集中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就可在基地从事物流等行业的服务外包工作,包括数据录入、图像标注、语音录入等,目前共有近300名残疾人在此工作,“对于残疾人来说,在这里工作的收入客观上来讲挺多,计件工资,按劳取酬,多劳多得。” 贾洪亮说。

  据在基地工作的管理人员介绍,基地还为业务水平高的残疾员工开通了升职的通道。部分管理岗位几乎不面向社会招聘,而是把更多的高薪岗位留给业务精湛、素质过关的残疾员工。

  哈尔滨市残联近些年来始终坚持“订单式”培训促就业的方针,广泛寻求合作,在新兴产业领域积极寻求残疾人就业工作的突破,除了残疾人网络就业以外,还在残疾人动漫专业、糕点制作、手机维修、电脑维修等多个领域为残疾人创造培训就业岗位,从2012年至今,累计培训残疾人2223人,推荐残疾人就业1345人,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1782人。(完)(编辑:李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