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霁虹桥 追寻都市繁华背后的故事

26.06.2014  12:21

   相关报道:

   哈站前区域将改造 霁虹桥改建南岗客运站将搬迁

  今年起,哈市将实施多项关于哈站前区域改造项目,其中包括霁虹桥扩建改建工程、南岗客运站整体搬迁工程等。

   哈站区域改造消息发布后圣·伊维尔教堂受关注

  哈市发布改造哈站区域后,哈站北侧的圣·伊维尔教堂顿时成了市民关注的焦点,这座教堂有什么特色吗?让我们带您看看这座被大片居民区“簇拥”的百年建筑。

   霁虹桥或将加高60厘米 哈站周边拓宽14条街

  哈尔滨火车站将迎第6次“大修”,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与哈站改造相呼应的霁虹桥改扩建、南岗公路客运站搬迁、银行街、颐园街等14条街路改造、哈西客站和哈站的互通等项目都将进入日程。

   哈站区域改造今年启动 圣·伊维尔教堂或修复

  哈站区域改造工程今年启动,将保留哈站北侧圣·伊维尔教堂的消息引起市民关注。据了解哈站区域的改造,将保留圣·伊维尔教堂并可能对其进行修复和改造。

   更多精彩请点击>> 黑龙江新闻

霁虹桥》:俄罗斯人民画家亚历山大·卡里克斯

   霁虹桥

  哈尔滨霁虹桥,位于哈尔滨道里区和南岗区及道外区的分界点,是横越松花江的滨洲、滨绥铁路跨线桥,更是全哈市的交通枢纽和咽喉地。

  十九世纪末,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野蛮侵略,并开始修建中东铁路。在修筑滨洲干线工程中,临到交通枢纽地时,发现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原野和低洼地形成的水沟。由于修建铁路,迫切需要将松花江上运来的器材物资转运到香坊地区去,于是,当务之急便是就地建个大型木桥,当时起名为秦家岗大桥。自1901年10月2日大桥通车起,这座木桥就承担起桥下通火车、桥上行车行人的功能。后来木桥需要维修和大修,根据铁路发展和市政交通的需要,政府决定在原址上修建个永久性桥梁。经建筑师斯维利道夫和桥梁设计师符·阿巴力的合作,设计出的桥呈弓形,犹如长蛇之势,是典型的欧式桥梁建筑。桥长51米、宽27.6米、车行道宽21.4米、两侧人行道宽各3.1米。桥的两侧有斜对称的塔式建筑,塔座为长方形,四周各有24个花环状装饰的浮雕,秀丽挺拔的花盏灯座,镂空嵌花的铁栏杆。构思巧妙、铸造精美,更有镶嵌着“飞轮”标志的中东铁路路徽,多了一层历史感,也丰富了桥梁建筑的艺术性。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