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规格大家谈】千里同脉一线牵 哈工大规格在威海校区

09.12.2015  09:49

      哈工大报讯(张玉芹/文)1985年,当首批来威海创业的哈工大人在黄海之滨谋划蓝图时,远在哈尔滨的哈工大正处于本科生蓬勃发展、研究生院刚刚成立的阶段;2015年,当哈工大(威海)以过万人的在校生规模、过亿元的年度科研经费迎来建校30年时,哈工大提出了“一校三区  同一规格”的办学理念。从“本科生培养基地”到“紧跟哈工大发展步伐”再到“统一的哈工大规格”,威海校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距离校本部如此之近。而回顾历史,我们看到,为了这一天,威海校区的哈工大人一直在努力……

不能降的教学质量

      1988年秋,首批205年学生走进了条件还很艰苦的哈工大威海的校园。

      “建校初期学校资金紧张,硬件条件非常差。但是老师们却从不懈怠,硬件条件不够好,大家就努力把软件条件做到最好。”威海校区首任党委书记金光说。

      当时在校的教工除了筹建工作办公室5名负责人外,还有两年间先后从哈尔滨校本部调进的28名教职工,这里面有一些是在哈工大学习、工作多年的老教师,他们严格按照哈工大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规范,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当时担任教务处长的成美芳说:“一年有52个周,去掉节假日还剩42个周,一共有5000个学时,周六也正常上课,有时候有事误了课,老师们也会找时间把缺了的课补上。我们是哈工大的分校,学校的条件可以差,但教学要求和质量不能降。

      高级工程师顾云飞说:“当时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较严,每个班都有班主任,我55岁了还和学生一起出早操,实习时更是天天和学生在一起。”高连炳副教授经常做“出力不讨好”的事,有一次一名学生考试不合格,他拿出整整一个假期的时间为其补课,直到学生最后顺利通过考试,取得毕业证。

      2011年10月,学校发布《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准入条例》,对青年教师导师制、试讲、准入与认证、预警与退出、培训提高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实,早在制度出台之前,各院系已经在这么做了,在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下,新引进的青年博士很快就掌握了必要的教学方法,顺利通过教学关的考验。

      2014年6月8日,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李剑锋获得第七届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他说:“教学是立校之本,也是师者之本,对教师来说,上课大于天。”李剑锋把课讲精彩的秘诀归结为“舍得投入时间”和“对教学满怀热情”。和许多老师一样,李剑锋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办公里工作到11点,备课、做科研、为学生答疑,经常跟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取经。从2008年开始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成为检验众多“李剑锋”们展示风采的最好舞台,8年来,先后有数百名人登上院系选拔的讲台,有100多名青年教师在学校的总决赛上脱颖而出。

      为教学质量保驾护航的还有一支特殊的团队——以全国教学名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和哈工大教学带头人为主的老先生们组成的教学督导专家组。他们的工作原则是“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督导结合,重在指导”。多年来,专家们通过听课、巡考、检查教案等方式,帮助和指导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了解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各环节的运行情况,检查教学管理情况,对教学质量的改进提出建设性意见。仅2015年上半年,督导专家对72名教师的80门课程进行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对各院系毕业设计的中期检查和答辩环节进行了抽查,对615个教室的176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进行了巡视。

      艰苦中不忘“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的传统,创业中永葆哈工大人的本色,威海校区的教师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哈工大的教学规格在威海的传承。

早期的课堂(资料片)

不能变的教师规格

      早期威海校区的教师队伍主要由来自哈工大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教师组成。为了让年轻老师继承哈工大的优良传统,所有的教研室都延续了哈工大集体备课的传统,老教师们手把手地教青年教师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阅卷,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站稳讲台。如今已经是专业骨干教师的曹菁对当年的岁月记忆犹新:“当时A楼收发室旁边的小屋子是基础课教研室的办公室,每到晚上,我们这些年轻人都会聚集在那里,跟霍彬茹老师和其他老教师们一起备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分享教学心得,几乎天天如此。

      对于1992年调入校区的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学名师张秀珍教授来说,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是她担任系主任、做督导专家的一个永恒话题。“我们电工电子教研室承担了全校的电路、电工、模电、数电以及信号与系统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而整个团队也就十几个老师,一个人承担的课程比较多,教学业务非常繁重,提高师资水平非常重要。”新引进的青年博士经常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地听张老师的课,她也把自己的教学笔记给青年教师参考,没课的时候大家就一起研究教学,一起探讨怎样上课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听课效率高、抬头率高。

      近年来,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新增教师中,有21人毕业于海洋院所或从事海洋领域的研究;引进海归教师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引进的从事海洋领域研究的博士绝大多数都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陈国福为负责人的课题组获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船舶工程系近五年来引进的10名教师中一半具有高级职称。土木工程系20名专任教师中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2014年,师德模范王克老师的先进事迹在校区广泛宣传,广大教师在学习的同时也在对照自己寻找差距,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王克老师所在的数学系,教授、副教授都承担着本科生课程,优势资源优先向基础课倾斜。课堂之外,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立项、参加数学建模和数学竞赛,以自己的辛苦付出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而王克老师的弟子李文学作为校区最年轻的博导之一,继承先生遗志,一心传道授业,正成为年轻教师的榜样。

教学督导组在工作(资料片)

不能减的创新能力

      威海校区最初的办学定位是为威海市培养应用型人才,虽然是专科学生,但老师们坚持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他们把学生带到威海技工学校做金工实习,到沈阳机床一厂进行生产实习,到哈尔滨作毕业实习,开阔眼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1997年随着汽车工程学院整建制搬迁到威海,威海校区进入了本科生培养阶段。在力求落实“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的过程中,汽车学院面向行业需求的办学模式使得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科的科技创新。

      2004年,0201101班张连清同学带着他的作品《汽车同步照明灯》参加了首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在与全国大学生的同台竞技中,首次参赛的张连清获得华东区预赛一等奖,并作为山东省唯一参赛作品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很快,由十几名同班同学组成的机械创新小组发展成全校学生参与的机械创新设计中心,“走,创新设计室去”一时成为热衷创新的大学生下课后说的第一句话。而张连清这位“创新达人”也在毕业三年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2009年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项目引入我国,已在汽车学院车辆工程实验室做了6年实验老师的王剑锋眼前一亮:我们也要参加。从最初仅有一辆燃油车发展到现在每年研制燃油赛车、纯电动赛车和baja越野车三辆车,成员也从最初的20余人发展到现在包括车辆、自动化、材料、机械、经管、外语等多个专业100余名队员。截至2015年,王剑锋已经指导HRT方程式赛车队的同学们参加了7年10场国内外赛事,大大小小的近40个奖杯在实验室排成长长的一列。作为一项涉及多学科的比赛项目,方程式赛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5年来,学生在“挑战杯”系列赛事、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大赛、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等各项竞赛中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千余项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00余项,国际级奖励过百项;获得国家专利多项;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20余篇。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投身创业实践。

HRT车队自主研制的三辆赛车(资料片)

不能改的学科特色

      作为哈工大的跨省异地校区,威海校区的学科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工科特色,在学习借力材料、机电、信息、计算机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还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海洋积极拓展学科发展。

      2001年,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独立建系。哈工大的材料学科全国有名,威海校区的材料系怎么尽快提高?系班子借力校本部,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2002年,材料系与校本部材料学院经多次交流协商,达成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从教学工作到学科发展,纳入到统一框架下考虑和开展工作。首任系主任王卫卫说:“当时学生对毕业后的前景没信心,不安心学习,我们利用每年到长春一汽实习的机会,带领学生到哈尔滨,请本部材料学院相关领导介绍情况,参观实验室,浏览校园,既提升了学生对学校的感情,也为相关老师与本部联络提供了方便,同时也相当为学生考研作了一次动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材料学生的考研录取率在威海校区一直名列前茅。

      不仅是学生培养,后来他们还把这种合作扩展到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等众多领域。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冯吉才教授在这里建起了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特种焊接技术实验室,拓展了焊接技术在船舶、水下以及核电领域的应用,哈工大与云山碳业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石墨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直接落户威海校区。

      200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改变的不仅是名字,更是发展思路。

2004年,哈工大(威海)软件学院在威海挂牌,作为哈工大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一部分,威海校区的软件学院从建立之日起坚持哈工大软件学院的办学理念、模式和管理体制,坚持执行哈工大软件学院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管理体系,坚持“国际化、工业化、高质量、高速度”的办学理念,培养软件产业急需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软件人才。以此为契机,从2005年开始的计算机学科学术研讨会每年在哈尔滨、威海、深圳三地轮流召开,使哈工大计算机学科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向前发展。

软件学院挂牌(资料片)

      而依托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和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的土木工程系自成立之日起就与校本部相关学科遵循同样的规格和标准。无论是学科发展还是学生培养,一校三地同步共频,自2012年起召开的三地学科研讨会也成为了哈工大土木学科的发展盛会。

        哈工大在威海办学,不仅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力,更要拓展学科方向,为哈工大提供增量。2000年秋,尚在筹建中的海洋资源与环境工程系迎来了她的首届新生。这个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和国内政策、充分调研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动集体力量开办的新学科为哈工大“下海”做了一次成功的试航。2004年海洋学院成立,2008年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成立,2010年,校区在新的学科调整中将海洋科学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很快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获得校本部批准。哈工大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校百年时威海校区船舶海洋特色鲜明。

      2014年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船舶学科协议的签署,威海校区船海学科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支持,正逐渐成为哈工大“航天特色”之后的另一个“海洋特色”。

不能缺的国际化与校企合作

      国际化与校企合作是借助外力、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30年前,威海校区选址时考虑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便于开展国际交流。1988年8月20日,由哈工大和我国精密加工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日超精密加工学术研讨会在威海校区召开。这也是作为地级市的威海市首次承接的国际学术会议,共迎来了来自日本、美国、韩国的27位专家学者和来自我国各地高校的131位专家学者。

      哈工大历史上就是一所国际性大学,威海校区秉承这个传统,从成立之日起就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1999年以后,校区开始派出学生并接收留学生,先后与英国、美国、韩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所国外大学签订学生联合培养计划。以交换学生为媒介,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联合申报课题也逐渐开展起来。2015年上半年在校留学生总数41人,有70名在校学生到美、英、韩、澳大利亚、瑞典等国高校联合培养或交换学习,15名学生到台湾交换学习。

      2015年7月18日,“2015海洋科学与船舶工程国际研讨会(IWOST  2015)”在校区举行,来自英国、美国、俄罗斯、土耳其、澳大利亚、立陶宛、韩国、中国等国10余所大学及国内船海学科领域的40余位专家汇聚一堂,就海洋科学与船舶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人才培养与国际教育合作、科研合作与校企合作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就在会前,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副校长、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著名专家阿提拉·因塞克斯教授被聘为哈工大(威海)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院长。作为威海校区首个外籍院长,阿提拉教授的加盟不仅将吸引来更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和专家,更使船舶学科的建设站上了国际舞台。

阿提拉·因塞克斯教授到校区工作(隗海燕/图)

      在徐晓飞校长的规划中,这仅仅是开始,还有一个包含更多国际合作伙伴的“海洋科学与工程国际学院”正在紧张筹备。这所与英国格拉斯哥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合作、包括5个国际核心伙伴和10个联系伙伴、配备国际化师资队伍,涵盖校内船舶、海洋、土木、材料、信电等相关学院的国际学院将成为国际化办学的新高地。

      无论是科教兴国、还是协同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都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1959年,哈工大与107家工厂协作,完成了460多个机械化自动化项目,赢得了“厂校协作红旗飘,满城都说工大好”的赞誉。而在威海市乃至山东省,哈工大对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更是随处可见。据统计,近5年来,我校区与威海市各类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37项,合同金额1.27亿元。先后与威高集团、三角集团、新北洋集团、中广核集团等著名企业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在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自主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为了响应中央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号召和更好地推动哈工大与地方的产学研合作,校区提出建设“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HIT-WHIP)”,以整合资源,激发广大教师与学生及各种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园区下设的工业技术研究院计划进驻机器人与先进装备技术研究院、现代服务技术研究院、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中欧)膜技术研究院等十余个实体研究院,将成为哈工大师生和校友们技术研发与产业孵化的基地,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的高地。

不能少的校园文化

      哈工大巍峨的主楼宽大厚重,气势恢宏,是哈工大的象征,也是远离校本部的教职工魂牵梦绕的地方。因此,当2002年,一座与哈工大主楼外观相似的主楼在威海校区拔地而起时,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恍然有了回家的感觉。

      2008年,在建校88周年之际,经过反复研讨,哈工大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确定为哈工大校训,将哈工大精神的文字表述确定为“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原文化部部长、校友刘忠德作词,中央歌剧院院长刘锡津作曲的《哈工大之歌》被确定为校歌。哈工大校训、哈工大精神以及校歌、校徽等一系列学校标识确立后,在威海校区掀起了学习的热潮。不仅楼宇内、宣传板上随处可见,在学生毕业和开学典礼上也都能听到同学们的庄严誓词。

      2013年至今,校区连续开展“弘扬工大精神,追逐工大梦想”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专题讲座、学习讨论、知识竞赛等知校爱校荣校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从了解哈工大入手,牢固树立哈工大人的荣誉感和与校区同舟共济的主人翁意识,引领师生将爱校荣校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有特色的哈工大校区贡献力量。先后有4批136人次赴哈尔滨参加“青年博士追梦行”活动,他们不仅自己受教育、写感想,回来后还在学院内组织交流会,传递感悟。

2013年11月26日,校区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了首次研讨会,会上讨论了今后五年的文化建设规划,并对尽快启动文化建设达成共识。2014年上半年,文化建设的首个项目——道路命名,经广泛征集、反复讨论后终于确定方案,这年暑假过后,重返校园的学子们发现校园道路竖起了路牌,蓝底白字、银白色的旗杆在威海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清秀。

      2015年,在威海校区建校30周年前夕,学子路东侧百米文化长廊的建成和主楼前日月湖广场移动博物馆展的开展又为同学们了解校史提供了好去处。文化长廊首期主题为“致敬历史”,分为历史篇、传统篇、责任篇、威海篇、梦想篇五个篇章,全方位展现了哈工大的历史和文化。在长廊中走过,就是一次与哈工大历史的对话,就是一次对哈工大传统的亲近和皈依。文化长廊对于哈工大历史和文化的挖掘,校庆期间赢得了老领导和老校友们的高度赞赏。由4大展区、108块展板构成的移动博物馆展展现了哈工大博物馆校史馆的原貌,开学季,络绎不绝的新生和家长流连在博物馆展前,借以了解哈工大的辉煌历史。

      还有面向师生和校友征集的各类歌曲、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邀请社会各界参与建设的学子园、丁香书院……一次次活动,一条条道路,一个个展览,展现的就是文化的载体,营造的就是文化的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 

百米文化长廊(谭璇月/图)

      在建校30年的历程中,无论是艰苦奋斗的逆境,还是快速发展的坦途,威海校区始终牢记自己是哈工大的一部分;无论是从哈尔滨到威海的老教授,还是近年来加入威海校区的年轻教师,始终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哈工大一校三区,有且只能有一个规格。”“迎百年创一流做哈工大规格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从哈尔滨到威海,一所名校的历史血脉,一群哈工大人的深切情怀,跨越千里,沿承至今,并将继续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