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多措并举促大学生就业

20.06.2014  16:51

  咚咚咚……听到敲门声,我市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冯晋打开家门,原来是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把招聘信息送到他家中。之前,人社部门对冯晋就业意愿调查时,了解到他未就业原因是对薪酬待遇要求较高,这次人社部门把包括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葵花药业等十余家医药企业的招聘信息送到冯晋手上,适合他的职位就有30余个。最终,冯晋选择了哈药集团一技术岗位。

  把招聘信息送到毕业生家中,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措之一。据统计,今年驻哈大中专毕业生约23万人。市人社局对未就业毕业生全部实现实名登记动态管理,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招聘信息。市人社局还对9000名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提供就业见习岗位6000个,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

    就业地图打造“十分钟就业服务圈”

  据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处长王传文介绍,今年初,我市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未就业实名登记动态管理,每出现一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有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其家庭,为其提供就业信息、职介服务。

  据了解,目前我市正在实施困难家庭就业援助项目,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实行“一人一策”重点帮扶;低保家庭的年度内高校毕业生,每人发放800元一次性求职补贴。去年以来,市人社局共帮助769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认定并安置零就业家庭124户238人。

  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习惯,市人社局在哈尔滨就业地图中,为高校毕业等就业群体打造了“十分钟就业服务圈”、“二十分钟培训圈”、“三十分钟维权圈”,毕业生上网登录地图,系统即会自动为其匹配就业信息。目前,地图日点击量3000多人次,每天发布招聘信息6000多条、就业岗位8万个。

    量身定制招聘会2.5万名大学生签约

  东北林大信息学院大四学生王青青在招聘会上签约一家网络信息公司,月薪4000元并为其缴纳五险一金。在这场市人社局为东林学生量身定制的招聘会上,王青青和同寝室其他7名同学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今年4月,市人社局分别联合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学院举办“哈尔滨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校园招聘系列活动”。3场招聘活动,共有2.5万名大学生签订意向性合同。

  为促进各类群体就业,市人社局每年举办两场哈尔滨就业创业博览会,拉动就业效果显著。在前不久举行的创博会上,有3.2万人签订意向性就业合同,现场直接签约就业5187人。

  据悉,今年10月,中国·哈尔滨人力资源中心将建成投入使用,可举办万人就业招聘会,每年可提供273万人招聘及社保经办服务,可完成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人员创业培训2万人、技能培训4万人。

    一大学生创业开微店带动20人就业

  5月初,市人社局实施创业培训补贴新政策,参加创业培训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可享受千元,培训补贴对象为哈市户籍或哈市区域内各高校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今年年初,黑大毕业生赵芸参加了创业培训,并通过小额担保贷款贷得5万元,开办了一家精美礼品零售批发店,在微信上同步开办微店。目前,已有20多名大学生成为赵芸的销售员,提成加月薪普遍在3000元左右,而赵芸早已提前还清小额贷款,月盈利两万元。

  据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高校毕业生技能提升1734人、创业培训1.2万人,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

    创业孵化园引来160名大学生创业

  2012年,东北林大材料学院研一学生袁良鹏带着“纸家具”参加哈尔滨大学生创业大赛,评委、风投一致看好这个“把价值3元钱废纸转变成家具”的创业项目。在市人才服务局的支持下,袁良鹏进入孵化基地进行孵化创业。3年来,他享受了场地租金支持、工商税务代理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扶持。去年秋天,袁良鹏带着创业项目参加哈尔滨创业就业博览会,引来多家企业关注,最终,他选择了省内的一家家具企业对项目进行合作开发经营。

  如何将大学生创业扶持措施常态化?去年年底,市人社局建成总面积达3.84万平方米的哈尔滨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园区拥有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新研发、公共服务和后勤服务等六大功能,可容纳近1000名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孵化园已接纳160名大学生入园孵化创业。

  

 

  (稿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于勇澜)

  (编辑:曲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