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政协通过“公交都市”建议案 开辟“4纵5横3联”

24.01.2015  14:21

  黑龙江新闻网23日讯(记者刘畅于海霞)今日,政协哈市十二届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盟哈尔滨市委员会、哈市政协城乡建设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向大会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哈市“公交都市”建设的建议案》。该建议案中提出了规划3条BRT系统,开辟“4纵5横3联”公交专用道,松北、群力规划建设综合换乘枢纽中心等建议,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哈市公交质的飞跃。会后,该建议案将送请哈市市委、市政府研究、参考。

  主城区至阿城区规划建轻轨

  建议案提出,尽快详编《哈尔滨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修编《哈尔滨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制订具有前瞻性的“绿色交通”发展规划,分期渐进实施,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哈市公交质的飞跃。

  调控发展出租汽车,适度发展江上轮渡,逐步形成多种交通形式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出行方便、节能环保、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加快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规划建设主城区连接松北区至呼兰区和主城区至阿城区的城市轻轨交通;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运营系统,规划建设哈东站经群力新区至哈西客运站、哈东站至松北区、公滨路至友谊路的BRT系统。同时加快地铁建设,构建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为骨干,地下、地面、地上三位一体,覆盖市郊、辐射周边的城市公交网络。

  松北群力建设综合换乘枢纽中心

  松北地区、群力新区等地规划建设综合换乘枢纽中心,实现不同交通方式有效衔接。在城市大型公交客流集散地,配套建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吸引运用其他各种交通工具出行的人,在换乘枢纽改乘城市公共交通。

  继续加快公交停车场站建设,使公交首末站具有冬季暖库存车、洗车、整备和室内候车,及司乘调度人员如厕、休息、就餐、办公为一体的多功能场站设施,彻底解决公交车马路停车、马路发车问题。

  规划建设标准化公交港湾,智能化公交站牌和利用太阳能取暖供电的公交长廊。加快发展混合动力车、电动车、天然气等清洁燃料为主,排放达到欧Ⅲ以上标准的高档次、节能环保公交车辆,并为清洁能源汽车预留出配套的充气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

  开通“掌上公交”查询系统

  加快智能公交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提供智能信息诱导;完善公交车辆车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功能,逐步实现公交车辆运行与道路交通信号系统的科学配置,提高公交优先通行能力;安装摄像探头,利用3G视频技术,提升安全行车保障,应对突发事件;开通“掌上公交”查询系统,将公交线路、站点和车辆到站时间等公交服务信息融入居民现实生活中。

  按照“4纵5横3联”公交专用道规划,在新阳路、友谊路、红旗大街等公交客流主通道和跨区主干道连接线上,规划建设常规、分时段、逆向等多种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运营速度,确保公交路权优先。

  提高公交职工福利待遇

  建议案还提出,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应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系,建立稳定的公交建设和发展的投入渠道。

  落实公交优先的补贴优惠政策,建立规范的企业成本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对因执行低票价和承担早晚低谷运营而形成的公交企业政策性亏损给予合理补贴,对公交企业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所增加的支出给予经济补偿。

  逐步建立完善职工工资与社会效益相联系的正常增长机制。根据公交行业特点和劳动力市场价格,保障一线职工收入不低于全市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并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其他费用,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名词解释

  BRT

  快速公交。BRT是一种利用改良型大容量公交车辆和现代智能交通技术,运行在公交专用道上,具备普通公交灵活性、经济性的一种便捷、安全、舒适、准点的公共交通运营服务方式。

编辑:朱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