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诚信建设步入制度化轨道

25.08.2014  18:07

  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开通“诚信哈尔滨”网站,对上“黑名单”者进行联合惩戒,开展信用核查应用……记者从市文明办和市工信委、市诚信办获悉,我市诚信建设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被省政府推荐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全市诚信信息实现快捷共享

  作为在全国较早开通“诚信哈尔滨”网站的城市,哈尔滨自2006年就建立起全市联合征信平台。经过不断完善,征信平台所搜集的信息已涵盖诚信个人、个人不良记录、被执行人不履行债务信用信息、司法人员及机构诚信档案、公务员诚信档案等8个方面,累计向社会提供信用查询服务100多万次,网站访问量超过120万次。目前“诚信哈尔滨”网址已被链接到“中国哈尔滨”政府门户网站首页展现,实现了全市诚信建设信息快捷共享。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在调研中指出,全国1/3的省会城市开通了征信平台,其中只有半数平台功能较全、运行良好,哈尔滨名列其中。

  信用“红黑名单”一个月一报

  “红黑名单”的发布是“守信激励、失信受惩”诚信建设的基础。市诚信办分派专人负责各部门、媒体等不同渠道“红黑名单”的征集整理和发布,建立月报机制,目前已归集发布企业产品质量、建筑工程信用等诚信企业“红名单”24项,企业纳税、印刷非法出版物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企业等“黑名单”27项,诚信个人22项,包括非机动车违法行为、被执行人不履行债务信息等个人不良记录4项,为开展全市信用核查及创城工作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五不准”惩戒失信人见实效

  不诚实守信,上了信用“黑名单”的,将不准乘坐飞机、不准购买列车软卧车票、不准担任新注册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不准出国出境、不准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

  针对推进诚信建设缺少制度设计这一难点,我市以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法定“黑名单”为依据,联合省银监局、省民航局、省机场集团、哈尔滨铁路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金融办等10部门,率先在全国推出了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联合惩戒”新举措。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两级法院已将1126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上传至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今年6月18日起,火车票购票系统一个月就自动拦截5121人次购买火车软卧票;民航购票系统自7月1日起,仅半个月就拦截3539人、49787次购买飞机票。我市法院有63起案件当事人迫于惩戒压力,全部履行了判决义务。我市30名持有护照的被执行人被限制出境,其中有8起案件在采取限制措施后,被执行人立即履行了义务,另有5起案件达成和解协议正在履行中。

  信用企业最高可获千万元授信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信用意识,让“守信者得奖励,失信者受惩戒”,培育信用市场,我市从政府部门开展信用核查入手,积极推进市直部门带头使用信用产品。市诚信办、市财政局7月9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市本级政府采购领域使用企业信用报告的通知》,在政府采购家具类办公用品领域优先采购信用等级较高的“红名单”企业产品。市工信委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在国家扶持企业专项资金、省及市的新型工业化资金等项目申请中给予优先,对荣获全国优秀信用的工业企业,予以500万至1000万元授信支持;有望对全市诚信建设示范企业予以授信支持。此举成功把诚信建设的“难点”打造成“亮点”。

  联合惩戒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

  据介绍,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在对自然人进行失信惩戒的基础上,逐步将失信企业的直接责任人、法定代表人纳入“黑名单”,并集中力量对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采取罚款、拘留、搬迁等强制措施。

  此外,我市将探索建立定向通报制度,将失信被执行人等“黑名单”信息向政府、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部门进行“点对点”通报,由相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等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进行惩戒,进一步扩大联合惩戒的范围。

哈尔滨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