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籍鸳鸯“小公子” 首“绘”迁徙路线图

05.01.2016  11:47

  昨天,首次佩戴GPS的哈籍鸳鸯“小公子”传回最新数据:它在湖北天门市。近1个多月来,“小公子”一直在湖北天门市活动,看来天门市就是它的越冬地。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副研究员王强追踪“小公子”得到的数据显示:它于2015年10月下旬从哈尔滨出发,10月30日在辽宁东港歇息,随后飞抵湖北天门市。其中,东港是全球八条鸟类迁徙线之一的连接东亚和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站。

  王强说,此次首次为哈籍鸳鸯佩戴了追踪器,“小公子”传输回的数据首次勾勒出哈籍鸳鸯的迁徙路线,对其栖息地环境生态保护和揭秘其迁徙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4个“情报员

  只传回一份数据

  去年10月中下旬,王强先后给4只兆麟公园的鸳鸯佩戴了鸟类追踪器。在两个半月的追踪过程中,由于追踪器自身问题导致收不到传输信号,只有“小公子”传回了不完全数据。“小公子”的追踪结果:自2015年10月追踪开始,共获得98个数据点。地图显示辽宁东港市和湖北天门市是“小公子”的主要停歇地和越冬地。

  “小公子”首次当“情报员”传回的这些数据点大多是在哈尔滨境内时发回的。虽因机器本身信号接收问题,导致收集数据信息不全,未能完整记录下哈籍鸳鸯的迁徙路线,但从“小公子”传回的有效数据看,能够确定辽宁东港市黑沟镇是它的停歇地,湖北天门市是它的越冬地。

  据东北林业大学鸟类专家介绍,鸳鸯迁徙时会依水系飞行,从哈尔滨到湖北天门市,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的江河水系发达,食物供给充足,“小公子”很可能会在这些地方停留补充体力。按鸳鸯的迁徙习惯来看,它们会选择白天停留觅食休息,夜晚飞行,以躲避猛禽攻击。

  “小公子”累了

  在辽宁东港歇脚

  “小公子”传回的数据显示,10月30日它在有百万候鸟迁徙加油站之称的辽宁东港市黑沟镇停歇。

  据王强介绍,辽宁东港市是连接东亚和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站,是全球八条鸟类迁徙线之一,“小公子”的迁徙路线便在这条迁徙通道上。该地芦苇、湖沼、潮沼、淡水和咸水水域等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容纳了近千种动、植物,其中由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337种、浮游动物54种、鸟类15目44科241种、鱼类88种,还有大量的昆虫和微生物。每年春秋在鸭绿江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停歇的迁徙鸟类达数百万只。

  候鸟迁徙中,受天气等因素影响,飞到东港湿地时体重将减少50%。东港湿地对这些候鸟的生存十分重要。它们有时会在东港停留一段时间,补充食物、恢复体力。“小公子”定是在这里“加油”后南飞。

  数据显示,迁徙鸟类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的距离可从几百公里直至上万公里。鸟类在迁徙中每天飞行6至8小时,每小时飞行30至40公里,每天平均200至280公里。“小公子”从东港飞到天门仅用了26天。

  小鸳鸯们

  选址天门市越冬

  自“小公子”带上GPS后,许多“鸳鸯粉”一直在猜测它会在哪儿越冬?江西婺源、广东阳江、贵州石阡、台湾新竹还是湖北南漳?没想到,这些地方,都没被咱“小公子”看中,它选了湖北省天门市越冬。

  “小公子”为何会舍弃世界最大的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江西婺源的鸳鸯湖越冬,而选择了湖北天门市呢?据了解,湖北省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湿地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5-17℃,1月最冷,平均气温2-4℃,冬季不结冰的湖泊为鸳鸯提供了理想的越冬地。而天门市北与大洪山余脉的低丘相连,西、南面有汉水环绕,依山带水,河流流域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河流38条,大小湖泊57个。王强说,鸳鸯在湖北越冬地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可在水中取食藻类,上岸取食各种草本植物草籽,也吃虾类小鱼螺类等。

  候鸟年复一年地在特定的路线上迁飞,每年均准确地回到各自的繁殖地和越冬地,这表明它们具有精确的导航定位机能。鸟类的导航机制倍受关注却尚无完善解释。从“小公子”传回它在天门市越冬的消息推测,很可能这里就是它每年的越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