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发表我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安会茹文章

07.09.2020  10:55

思政课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安会茹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指出,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思政课。

          一、打造全媒体时代网络学习体系

        首先主流媒体机构要通过网站、微信、微博、手机报等各种方式,使党的声音进入各类用户终端,深入学校,实现全覆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为我所用,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其次,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利用科技、政策、法律等多种方法,调动各方面力量,不断探索网络空间治理监管手段,形成网络治理的强大合力,推动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建设。

          二、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建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保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在意识形态中具有核心的地位。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另一方面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其次,要深入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于我省实际,紧扣时代发展主题,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地,为思政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再次,着力打造一批我省亟需、特色鲜明、能够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从而更好地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决策咨询服务,促进龙江的高质量发展。

          三、打造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首先,要在政府的引导下,构建全员育人体系,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优势,凝聚强大育人合力。学校是教育的主战场,“育人”是教师的“本职”。教师要旗帜鲜明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立、自强、自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注重家风、家教建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社会教育是对青少年教育的有效补充,要推动社会资源支持和参与教育事业,搭建育人平台,共同担负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其次,从人才成长规律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实现全程育人,使学生从小就树立爱党、爱人民、爱国家的正确价值观念,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起来。第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开设多门课程,采用多种方法,协同发力,实现全方位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完善意识形态的管理体系

          意识形态领域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随着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历史性进步,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地位日益稳固。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文化观念也乘虚而入,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并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新挑战。“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淡化论”“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等错误观点此起彼伏。它们试图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淡化或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首先,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其次,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坚持党管媒体、党管宣传的原则始终不能变。三是落实意识形态的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允许出现“舆论飞地”“舆论特区”,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