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增产大戏 惠农政策是主角

27.11.2014  19:01

      黑龙江连摘全国产粮桂冠令人欣喜。欣喜之余我们当探寻黑龙江产粮实现“十一连增”的秘诀所在,为我们在抓好农业农村工作中学习借鉴,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

  大家知道,农业生产不同于其他产业,增收本属不易,尤其是想实现持续增长更为困难。据黑龙江省副省长吕维峰介绍,今年黑龙江省结合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继续大力实施粮食产能稳定提高工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商品粮明显增加,粮食质量为近三年来最好。从实践来看,黑龙江之所以能实现粮食十一连增,主要得益于惠农政策助力加油。

  政策激励,激发动力。当今农业已向集约化经营、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再满足于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显然不行。为此,省政府出台相应措施鼓励农民科学种田,向规模经营方面发展,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奖励,多措并举扶持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发展。使广大农民尝到了科学种田和集约化经营的甜头,涌现出一大批种粮状元。而这些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又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种粮大户的涌现。为农业生产增加了强大的活力和动力,从而形成村村有特色、乡乡有主打,县县有品牌的喜人局面。

  资金扶持,加大投入。种地有投入才能有产出。省里除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外,省财政支农资金也在逐年增加。自2003年起的财政支农资金206亿元到2014年已超过1000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一成左右。试想如此大的投入再加上农民的自我投入和种田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农业丰产丰收自然是水到渠成。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深深的爱着土地,大地母亲自然会以丰收果实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