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时点贴息揽储现“末日疯狂”

29.09.2015  20:05

  商业银行时点贴息揽储现“末日疯狂”:

  “资金黄牛党”自称“价格美丽、金额无限

  受央行多次降息影响,今年的冲时点资金价格大致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五折

  ■记者 张 歆

  存贷比红线式监管已经进入倒数读秒阶段。

  银监会最新监管办法显示,从10月1日开始,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变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时点考核背景下屡禁不止的贴息揽储目前更是“末日疯狂”。“价格美丽、金额无限”,有资金掮客在某冲时点揽储社交平台高调的表示;更有中介宣称自己手中掌握了“四九银行”(四大行以及九家股份制银行)的口子,寻找真实资金对接。

  存贷比硬杠杠

  化身软约束

  绝大多数的银行从业者对于存贷比曾经的时点考核都又恨又怕。于是,关于存贷比的各种专家质疑、从业者吐槽与储户的存款小窍门,甚至是资金黄牛(也就是业内所说的掮客)的“趁火打劫”交织在一起,成为各个时点银行揽储最具看点的戏码。

  但是,这些“乱战”或许终于可以划上休止符,存贷比作为绝对警戒线的监管指标优势即将不再,而将转为“异动监测”的风险警示性指标。

  银监会网站9月22日披露《中国银监会令》(2015年第9号),对2014年1月开始实行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进行相应修改。修改后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已经银监会2015年第18次主席会议通过,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新的流动性管理办法删除了实施已有20年之久的75%存贷比监管指标,并在流动性风险监测章节中规定,“银监会应当持续监测商业银行存贷比的变动情况,当商业银行出现存贷比指标波动较大、快速或持续单向变化等情况时,应当及时了解原因并分析其反映出的商业银行风险变化,必要时进行风险提示或要求商业银行采取相关措施”。而商业银行出现上述情况,也应当“分析原因及其反映出的风险变化情况,并及时向银监会报告”。

  事实上,这并不是冲时点揽储第一次遭遇监管。为了遏制银行冲时点揽储,去年临近三季度末期,银监会、财政部、央行等曾经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约束月末存款“冲时点”,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此后,冲时点揽储的“技术难度系数”明显增大。

  同业资金价格平稳

  环比上升同比下降

  从同业资金的价格来看,与之前时点前后短期Shibor值震荡明显相比,今年三季度末的同业资金价格可谓波澜不兴。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截至昨日),隔夜Shibor值在1.82%-2.03%之间波动,峰值和低估均出现在9月初,而9月中下旬则一直维持在1.9%附近。

  与今年8月份相比,隔夜Shibor值还是有所增长——8月份该指标在1.49%-1.8%之间相对宽幅波动。不过,与去年9月份相比,还是出现了同比的大幅度下降。去年9月份,隔夜Shibor值在2.53%-2.91%之间波动。

  “这主要是由于央行去年三季度末至今年三季度末的一年时间内五次降息,数次降准”,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其实,同比的数据已经失真了。

  银行揽储仍不遗余力

  寻找资金“长假留宿

  虽然存贷比考核在10月1日之后将降级为监控指标,但是在新规生效前的最后一个时点——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仍然不敢放松揽储工作。

  “湖北省内9月份月末冲量持续接单,两种方案供银行口子方选择:其一是资金9月30日进银行、10月1号出,其二是9月30日进、10月8日出,两种方案都可以打包谈价,价格美丽,资金无限,对公(账户)对私(账户)均可操作。欢迎各界朋友洽谈业务!”,在某社交揽储平台,资金掮客小P招揽着生意。

  而部分商业银行也确实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