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服务”助养老

27.10.2014  17:52

  政府购买服务,照顾失能老人,亲属得以缓解疲劳

  不花钱就能请人帮忙照料老人,这样的好事发生在杭州市西湖区,政府花钱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喘息服务”,或是请专业人员去家中照料,或是把老人接到养老院照看,既让家属喘口气,也让老人康复得更好。

  什么是“喘息服务”

  “喘息服务”由政府或民间机构牵头,成立专门的队伍,经过一定培训后,提供临时照顾老人的服务,给照料老人的家属一个喘息的机会。

  “家中一个病人,全家人仰马翻,相信不少家庭都有这样的体验。特别是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人,其照料者常常在重压下产生身心疲惫、精神压抑等状况,也很难抽身去办其它事务。”西湖区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张坚说,针对于此,西湖区从2011年开始,对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家庭每年提供5至28天的“喘息服务”。

  会不会有家属甩包袱

  西湖区94岁老人潘阿水,11年前得了中风,出入只能靠轮椅。近几年,老人的女儿也上了年纪。现在,推老人散步任务,大都由养老护理员承担。

  西湖区的“喘息服务”,分为机构“喘息服务”、居家“喘息服务”两种。潘阿水得到的是居家“喘息服务”,由有资质的养老服务人员上门为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保健、读报陪聊等服务。机构“喘息服务”,则是将失能老人送到社会福利中心、老人公寓、老年康复医院等养老机构接受照护服务。

  政府埋单提供“喘息服务”本是好事,但也有一种担忧:会不会出现家属趁机“占便宜”“甩包袱”的情况,即使不存在照顾困难,也要申请享受免费的“喘息服务”,或是到了约定时间却不出现,把老人一“扔”了之、不闻不问。西湖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通过事前标准化、规范化的评估,并由老人所在社区或村了解情况、进行公示,基本可以避免这类状况出现。

  如何扩大受惠范围

  “喘息服务”作为养老服务中一项创新,政府肯定、百姓叫好,但受惠面并不广。像西湖区尝试了几年,享受了机构“喘息服务”的失能老人家庭,尚不足百户。西湖区民政部门表示,目前,区里镇、街道的养老福利机构正进行床位、康复设施等升级改造,以更好满足“喘息服务”等需求。此外,“喘息服务”提供非营利性的临时照护服务,万一期间老人出现意外情况,对组织提供服务的一方来说,纠纷解决成本较大。对此,西湖区正探索养老福利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并为养老福利机构配备法律顾问,降低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江南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