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后一周内,哈医大二院接诊10余例误吞枣核患者医生:狼吞虎咽者易“中招”,馒头噎、喝醋泡都很危险

13.06.2014  03:01

端午节前后一周内,哈医大二院接诊10余例误吞枣核患者

医生:狼吞虎咽者易“中招”,馒头噎、喝醋泡都很危险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华夏大地两千多年来的的传统习俗。但是香甜的粽子有时也蕴藏的危险,给人们带来不少的烦恼。据了解,端午节前后一周内,哈医大二院接诊了10余例因吃粽子误吞枣核的患者,其中有些患者被这小小的枣核伤得不轻。       “从端午节的前几天开始,误吞枣核的病例就开始逐渐增加了,节日当天达到了顶峰,一夜就做了3个急诊,节后这几天还有零星的病例”。据哈医大二院消化内科主任刘冰熔教授介绍,在端午节前后一周的时间内,他们共为10余名患者取出了扎入食道的枣核。 哈尔滨的王女士5天前吃粽子时感觉噎了一下,当时并没有在意。但在随后的几天里嗓子的不适逐渐加重,到医院检查后发现一颗枣核横在了食道入口处,医生说枣核扎得很深,需要开刀才能取出,王女士没有同意。回家后试了很多老办法,用馒头噎、喝醋泡等等,均不见效。来到哈医大二院消化内科时,已经发展到了喝不下水,睡不着觉的程度,脸部和颈部大面积红肿,呼吸和说话都感觉困难。消化内科二病房的殷积彬医生迅速为她做了详细检查,发现横在食道入口处的枣核已经贯穿了两侧的食道,伤口处出现了溃疡和腐烂,枣核两端被脓肿包裹着。经过两个小时的精细操作,医生们用胃镜取出了枣核。为了避免术后感染,医生对食道伤口进行了彻底的冲洗和清创。因为伤得较重,王女士经过了一周的术后恢复才开始正常饮食。 医生提醒,生活中容易被误食的异物按排名依次是:鸡骨头、鱼刺、假牙、硬币、花生米、枣核等。因为人体食道存在的生理性狭窄,异物通常是卡在食道距离牙齿15-17厘米处。误吞异物后,千万不要用其他食物噎或喝醋后做吞咽动作,这样会让异物卡得更紧,扎得更深。如果是枣核这样两端尖锐的硬性物体扎入食道,随着压力加大会将食道的伤口越撕越长。医生强调,一旦发生误吞意外,最确切的检查方式是胃镜,及早就医能够减少食道粘膜的损伤,避免发生炎症和溃疡。   哈医大二院宣传科李华虹 杨帆 供稿
省委第十二巡视组向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反馈专项巡视情况
按照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8月29日,卫生厅
巡视公告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卫生厅
关于变更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域名的通知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