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啦”红了!吃货们要提高警惕

17.06.2015  17:12

  “桃子无此爽脆,苹果无此香甜,而梨子则逊其三分滑腻……”这是金庸大侠笔下的昆仑山鲜果,令无数吃货垂涎三尺,却无处觅得。近日,随着呼兰双井镇国威采摘园内的“嘎啦”首次培育成功,大家可以一饱类似的口福了。

  本着对网友和广大吃货们负责的态度,记者来到采摘园内,和园主刘志国详加咨询,终于弄清了“嘎啦”的来由和味道。

  问:什么是“嘎啦”?

  答:一种柿子。

  “嘎啦”的学名叫“超级水果番茄”,是一种柿子,但不是普通的柿子。这一品种最初来源于国外,据说是由三种以上品质优良、口感上乘的柿子通过技术手段“杂糅”培育而成的。后来,北京的一家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也学到了这门手艺,但目前在国内的销量有限。

  至于为什么非得要把柿子叫成“嘎啦”,现在暂时无从考证,不过听刘志国说,在“嘎啦”种子的的包装袋上引着一些外文,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名字不好听,名声震天下”。据说,“嘎啦”在国外曾经买过每公斤折合人民民1400元的天价。

  问:“嘎啦”为什么要谨慎食用?

  答:容易上瘾。

  刘志国住在双井村,村民在地里或多或少都种点柿子,绝对的绿色食品,按说这种果蔬对大家的诱惑力不会很大。但尝过“嘎啦”后,很多人干脆不吃自己家的柿子了,总是缠着刘志国,或要果实,或要种子。大家对“嘎啦”的评价是:这种柿子太好吃,吃了以后还想吃。

  不等刘志国客气,记者早已在温室里摘了一个“嘎啦”。拿在手里,已闻到一阵甜香,咬了一口,更是鲜美绝伦。番茄沙司的味道留在在嘴里很长时间不散,而且口感滑腻,汁液丰富。

  刘志国介绍说,经过科学测试,“嘎啦”的含糖量在10度以上,是普通番茄的3倍以上;其番茄红素则是普通番茄的2倍以上,在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功效显著。同时,“嘎啦”还耐低温,即使在三四度的低温环境里,依旧不影响品质,而且口感会更好。虽然有这么多的好处,但因为是头一次栽培,所以刘志国只是尝试着种了800多株,按照每株结果3公斤的保守计算,此次“嘎啦”的产量只在3000公斤以内。从果实成熟开始,“嘎啦”就进入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问:为啥要种“嘎啦”?

  答:为了媳妇。

  说到买“嘎啦种子”的经过,刘志国笑得很腼腆,也很骄傲。“主要是为了让俺家那位也尝尝”。在那次农产品展销会上,刘志国看到有公司在展销这种产品,于是拿着品尝了一个,当时就觉得“太好吃”了,打算买几个回家,给媳妇尝尝鲜。结果人家推广员的答复是,只能现场品尝,不销售,不能带离会场。刘志国听着不服气,暗地里托熟人,找关系,愣是“任性”地花几千元钱买了一千多粒种子。“这么好吃的东西,得让媳妇吃个够”。

  刘志国今年47岁,20多年前从东北农大毕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性人才。为了培育好“嘎啦”,他光种植笔记就记了好几大本,土壤的配方,种苗的培育和光线、温度的调控,都是自己一点点地总结出来的。

  说起营销策略时,刘志国也会滔滔不绝,但提出的想法总会给人不太实际的感觉。他自己也不避讳这个的现实。他的理想是“建成双井乃至呼兰区的品牌果蔬基地”。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他有着一系列独特的培育方法,成功载种过“仙丹”、“果椒”等多种特色果蔬。他认为,双井的水好、地好,附近没有重工业污染群,是培育果蔬的首选之地,让更多的人承认双井的果蔬品牌,是他终生努力的目标。

  问:“嘎啦”在哪儿能买到?

  答: 现场采摘、电话预定。

  目前,想吃到“嘎啦”,最直接的方式是到采摘园,不但可以享受到田园乐趣,还能边摘边吃。不过,为了方便城里人,刘志国还专门设了一个预定电话。有需求的市民可以打电话预约,每周五送货上门,确保每个“嘎啦”都在采摘后三小时后,送到顾客手中,售价仅在20元/公斤。(友情提示:提起哈尔滨新闻网介绍,园主会打折)

  国威采摘园地址:呼兰双井镇双井村加油站(哈萝公路)东200米道北

  “嘎啦”预定电话:1874569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