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中华秋沙鸭在保护区内数量大幅增加

19.08.2014  11:33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8月19日电(记者徐兴堂 李建平 张正富 程露)今年春夏之交,5对中华秋沙鸭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的森林湿地里繁育出每窝9-14只不等的5窝雏鸭。设在这里的中国唯一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为此兴奋不已。

  中华秋沙鸭有“鸟中大熊猫”之称,距今己生存二千七百多万年,也被称为“鸟类活化石”,为世界濒危物种和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同称中国“国宝”。

  据民间相传,一个叫歌德的英国人1864年首次在福建省发现了中华秋沙鸭,当时人们不认识这种新的物种。该鸭奇特,头上有双冠羽,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两肋有明显鱼鳞状斑纹,非常美丽。由于这种鸭子的冠羽极像当时清朝官帽的花翎,歌德故称其为中华秋沙鸭。

  由于对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极高,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极为稀少,目前仅繁殖于俄罗斯远东,中国小兴安岭、长白山部分地区,全球范围内仅存1000只左右,中国境内乐观估计约有四五百只。

  “从1997年保护区设立以来,区内的中华秋沙鸭的种群数量由当时的10只左右增加到现在的70余只。整个种群在当地从‘偶见型’转为‘常见型’。”黑龙江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陈刚告诉记者。

  他说,十多年来,保护区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降到最低,保护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拯救中华秋沙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华秋沙鸭之所以极为稀少,是因为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故而又被称为“活体环境探测仪”。据陈刚介绍,该物种的生存繁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老龄树木的成、过熟林,可供其选择天然的营巢树洞;二是富有石蛾幼虫、蝲蛄等水生生物的清澈溪流。

  作为中国境内中华秋沙鸭的重要繁殖栖息地,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在成立前,当地电鱼、炸鱼等毁灭性捕鱼方式导致中华秋沙鸭的食物枯竭,砍伐森林、破坏湿地又使它们“无家可归”。环境恶化使当地的中华秋沙鸭濒临灭绝。

  1997年,在多方呼吁下,黑龙江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成立,禁止一切猎捕和乱砍滥伐,对该物种进行严密监护。在春季中华秋沙鸭迁徙时,沙石还没有完全解冻,取食有一定困难,工作人员就凿冰捕鱼,定点投放,保证它们摄取食物。在繁殖期,研究人员积极探窝、修复洞口、扩大洞内面积,保证有足够数量的营巢树洞,并且定时、定点巡护。

  经过多年努力,如今走进自然保护区,映入眼帘的是成荫的绿树,清可见底的溪流,除了鸟鸣、虫叫,溪水潺潺,再无其他杂音,仿佛世外桃源。河流两岸的青杨和榆树的树洞是中华秋沙鸭的“别墅”,河流中的大石是它的“露台”,而水中珍贵的冷水鱼则是它的美食。

  尤其是2005年以来,保护区尝试对中华秋沙鸭进行人工辅助繁育研究,成功繁育出了第一代中华秋沙鸭,填补了国内外对这一物种繁育研究的空白。截至目前,保护区通过救助、野外驯化方式增加种群,已成功将50余只中华秋沙鸭放飞。

  然而,中华秋沙鸭的保护还面临着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挑战。据陈刚介绍,保护区的唯一资金来源是效益逐年萎缩的当地林业局。目前每年60万元的拨款仅够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基础设施维护,高水平研究人员极度匮乏,很多科研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陈刚和当地政府官员呼吁,省和国家一级能够对保护区投入更大的资金支持和科研力量。据了解,碧水中华秋沙鸭保护区去年7月18日已向国家林业局申报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果获得批复,中华秋沙鸭的保护工作将得到更多保障。(完)(编辑:李硕)